人民网北京7月27日电 7月26日,首届北京文化论坛——文艺精品创作与传播分论坛在北京饭店举办。本次分论坛由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市文联、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
分论坛以“创作文艺精品 引领美好时代”为主题,邀请有关部门领导、文艺家代表进行发言,围绕“如何推动产生文艺精品”“新时代的影视精品创作”进行圆桌对话,探讨新时代如何推动更多优秀文艺作品成为经典。
王蒙:更好发挥文学精品书写时代、培根铸魂的作用
关于创作文艺精品,王蒙表示:“我国是一个文学艺术大国,谈到文学,我们就会想到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个时代都为后人留下了民族瑰宝。那么我们应该留点什么?我们要对自己有一个高度的要求。真正留到历史上的只能是其中最好的。”王蒙还谈到了艺术创作的经典性,“经典性包含着创造性、想象力、观察力,突出生活细节的能力,还要通过想象力和创造力,既去写生活中看到的,又要有我们所希望的、期待的东西。要通过想象,要比生活还要再往前走一步,要更深一步,要比生活还要浓缩一步,去增加一种精神的力量。”
王蒙还表示,北京文艺生产活动受到各方面的关心,有很好的条件,北京市的文艺生产、传播,一定能取得越来越大的成就。
张艺谋:让北京冬奥精神在新时代的文艺事业中落地生根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胜利举办,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我也有幸成为了‘双奥导演’。”张艺谋回顾并总结了执导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工作经验,他表示,开闭幕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自信开放的形象,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通过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北京既是全国文化中心又是双奥之城,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不竭的创造灵感,”张艺谋说道,“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将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砥砺前行,让北京冬奥精神在新时代的文艺事业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范迪安: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值得浓墨重彩描绘
范迪安说,文艺精品的出现是一个时代艺术创作高峰的标志,新时代文艺精品之“精”,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些都指向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需要达到的目标、高度和水平。“从美术作品的角度而言,精品力作要能够定格时代精神,塑造典型形象,创新视觉图式,体现精彩笔墨。”
范迪安谈到,在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有许多重要事件、典型人物值得美术创作者浓墨重彩地描绘。“我们要继续精心规划,组织创作,精雕细刻,为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留下更多精彩的视觉画卷。”
濮存昕:文艺创作要纵向横向交叉比 找准自己的定位
“什么叫精品?要纵向和横向交叉比。”濮存昕对此有自己的标准,“纵向和前辈老师比,和历史先贤比,你是不是齐肩,是不是胜于,是不是在追赶;横向比,和同行比,和别的剧团、门派比,谁的表演让我眼前一亮,我就要学习。同时要有眼光,看全世界的好的作品。”他说,这也是他对北京人艺年轻演员们提出的要求,要在网格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要有判断,才能有前瞻,去发展自己。
“文艺精品追求高和深,但千万不能忘却有趣和通俗。”濮存昕在交流中强调,文艺精品创作必须接人气、接地气,在细微之处去反映高远和宏大,让更多人能接受。”
黄建新:重大主题影视创作心里要装着观众
“我是2009年第一次接触重大主题影视创作,就是《建国大业》。”黄建新回忆,那时候重大主题电影票房一直都很不好,他和韩三平力图要扭转这个局面。“当时有一种提法叫注意力经济,我们就决定用最多的好演员和明星来演这个电影。最初计划邀约30位,后来剧本发出去之后,共有187名演员加入,所以电影一经发布就极受关注。”
在拍摄期间,《建国大业》也增加了很多以往重大主题创作中不曾有过的视角和细节。后来,这部电影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也为黄建新从事重大主题影视创作积累了重要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我们拍摄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就是拍普通人的故事,拍有小缺点的人物。仅国庆节当天,票房就破四亿。”黄建新认为,这进一步说明,重大主题影视创作距离观众并不遥远,只不过是看如何把观众心中的家国情怀点燃。
于和伟:要想塑造好人物 功课在戏外
“想要塑造好人物,功课是在戏外的。”以《觉醒年代》为例,于和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塑造陈独秀这个人物,可能没办法去体验生活,那就读书。我在接到剧本之后,先看了大量那个时代的资料和文章,从阅读中去采集。”在他看来,真实是塑造人物时首要的标准,“要把角色还原成人,尤其是历史名人。人都有喜怒哀乐,都有烟火气,也都有小缺点。小缺点更重要,演一个完人,观众是不会相信的。”
总结自己多年来的表演经验,他说:“表演离不开生活,生活是无尽的宝藏,演员要靠近生活、观察生活,同时要思考,所有创作的基底都来源于生活,演员是生活的相伴者。”
文字:尹星云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