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3546319556 广告:13834566540

中南民族大学:进行教师混合式课程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探析

2022-08-11 来源:人民日报

  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5月30日,中南民族大学与北京超星尔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教师混合式课程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探析项目,陈晓希担任项目负责人。


  据悉,本项目通过校企联合打造“中南民族大学在线教学中心”平台,从人才培养、教育治理、教育服务等对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培养进行重构.联合构建民族高校教育资源联盟平台,举办30余个专题培训,内容涉及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平台使用、混合式教学策略、智慧教室使用培训等,切实提高软硬件设备使用效率,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image.png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完成,主要成果为:


  1.分类开展培训,切实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1)混合式教学能力培训


  以打造“金课”为抓手,项目组组织开展多场课堂教学改革培训。2019年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大赛赛前培训”“混合式金课设计与实践培训班”系列学习,邀请多所院校优秀教师代表分享交流。2020年开展“在线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直播和录播技术”“网络教学平台使用”三大系列共计20余场技术培训。同时,将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优秀教学奖评选”转型升级为“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大赛,教师参与热情明显提升。


  (2)在线教学平台(软件环境)使用技术培训


  2018年开始,针对课程平台初期运行应用情况不理想,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深度和广度不足等实际问题,迅速采取集中培训和学院点对点个性化培训相结合方式,开展10场专项培训,细致到课程建设、学生管理、签到、抢答与投屏、通知发布、测验导入、直播等;指导教师从课前备课、课中教学互动、课后教学分析三个基本环节,保证混合式教学的开展。


image.png


  (3)互联网教室(硬件环境)使用培训


  校企联合对互联网教室设备操作及功能进行培训,主要包括各类设备的使用,沉浸式教室的录播和远程观摩,互动教室的四种教学模式切换(教师授课模式、分组讨论模式、小组展示模式、自由展示模式)及普通教室的桌面控制面板使用等功能的演示与实操。


  (4)构建校本在线课程资源库


  利用“在线课程教学中心”,探索将学校日常教学活动数据有效转化为课程管理平台的资源建设,构建校本特色在线课程资源库。该项建设2018年初见成效,2019年课程资源库的建设量实现质的飞跃。


  2.推进民族类高校联盟建设,实现优势资源共享


  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作为牵头单位组建“民族高校课程联盟”,项目组为主要工作人员,立足民族高校教育平台,发挥优势学科,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公平和资源共享。


  3.创新教师教学评估模式,探索实施数字化绩效评估


  经过反复研究和试点,探索绩效评估引入信息化教学的具体方式和标准,完善专门的评估考核系统,从技术层面、教学实施和学生学习状况等维度,对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教师进行科学系统的过程性评价。


  4.助力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


  作为地处湖北武汉的高校,疫情防控期间必须保证全校在线教学顺利实施。项目成员面向全体教师组织了4期共计17场线上主题培训。定期发布《“在线课程学习中心”教学运行报告》,通过全校使用数据、课程相关数据、教师教学数据、学生学习数据、典型数据图表等直观即时展示在线教学情况。


  该项目的实施和推广,极大的提升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了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情况,为疫情期间的“教师不停教”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参与组建民族高校课程联盟、楚课联盟和东西部高校课程联盟,获评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试点项目”院校,力促与优质公共课程平台合作力度,扩大在全国范围和民族高校范围内的影响力,达到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双重效果。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