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是八路军的摇篮,子弟兵的故乡;武乡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武乡的每一个地方都有着深深的红色印记。秋色明艳,山水辗转。在县文联的组织下,我随文学采风组来到武乡大有炉家掌,来拜谒这处抗战的旧址。
炉家掌村,地处大有乡之最北区域,群山环绕,路远巷深,是一个隐密之地,故而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自然而然地成为我军调兵遣将、囤积军需的重要之处。
走进炉家掌村,给采风组成员们的第一印象就是震撼。原来,大家来这里多参观砖壁、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下北漳前方鲁艺旧址等地,感受颇深,可谁曾想在这僻静隐密的山沟里,居然历史也如此厚重。这里不仅是刘邓领导的一二九师的中转小憩之地,也是骁勇善战威震一方的魏名扬游击队的出没遁形之所。长期以来,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六八七团、十四团等部都曾在此休整,太行第三军分区后勤机关更是长期驻扎于此,粮食、草料、药品、军用物资,野战医院……这里就是抗战的后勤保障中心。
村口的黑龙庙偏殿里,是一个“炉家掌红色记忆馆”,里面陈列着许多珍贵的照片,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切。驻足、凝望、沉思,采风者被历史的真相深深打动。
村里一位拿钥匙的老者,竟然是记忆馆的讲解员。他用朴实无华的乡音介绍着:这里四面环山,非常隐蔽,再加上有黑龙庙、宣化寺、观音庙等许多庙宇,可供囤粮囤草,就成为八路军驻扎的最佳选择。当年部队来往不断,战士出操军训,满村里都是八路军。1941年春,太行三地委、三专署、三分区驻扎在大有村后,这里由于地处隐秘,又成为分区后勤机关的储备库。各编村调来的军粮、白晋线运来的道轨、药材站收来的草药、妇救会送来的军鞋……应有尽有。各个寺庙、百姓家的房屋里都是物资,有一些重要物资,还组织民兵掩埋在山沟里。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当年这里多么重要呀。
1942年农历正月初五凌晨,4000多日伪军从段村、蟠龙等地出发,趁过年的机会,疯狂地向大有镇猛扑过来,妄图消灭我太行第三军分区机关。我部获得情报以后,军分区首长进行了紧急商讨,为了阻击这股强敌向北面山区“清剿”,掩护大有镇附近50多个村庄的老百姓安全转移,郭国言将军率领所部指战员,分三路进行阻击,他亲自指挥布置在西岗头桃树顶的这一路部队。上午11时,激烈的战斗开始了,他冒着炮火穿插于阵地间,指挥战士们奋勇冲杀。一批批敌人蜂拥而来,被战士们的手榴弹压了下去,几经反复,敌人仍不能前进一步。战斗进行至黄昏,恼羞成怒的敌人用山炮猛轰,稠密的炮弹倾泻在我军阵地上,瞬间硝烟弥漫,弹片横飞。郭国言将军一面指挥战士们作战,一面观察敌情伺机转移,突然他被敌炮弹击中,倒在阵地前,为保卫根据地人民的生命财产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这次战斗我军伤亡很大,野战医院就设在炉家掌。三分区野战医院多次进驻炉家掌,伤员都安置在老百姓家里,由于医院医护人员不足,村里的妇女们主动担当编外护士,她们不仅洗绷带、清理医疗器械,而且也学会了换药、护理伤员,还上山采药解决药品短缺问题。
炉家掌,不仅陈列有许多珍贵旧址,也有八路军、游击队员潜伏山林,英勇杀敌的动人传奇……历史如一帧帧画面在脑海中浮现,令人感怀不已。
听着老者的讲述,我不禁想起前些年曾多次赴北京采访的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抗战时任一二九师机要科科长的杨国宇将军,他曾多次提到炉家掌。还有海军副政委、抗战时任三八五旅政治部主任的卢仁灿将军更对这里了如指掌,他说从长乐村战斗、白晋线战役、百团大战,一直到蟠武战役、蟠龙围困战,每次战斗结束,部队都要到炉家掌一带休整。一回到黑龙庙,就有种回家的感觉。
偏僻而宁静的炉家掌啊,你是战争中一方温柔的港湾,你是战士出征前最甜美的梦乡。你是战火燃烧的铁炉,有最坚定质朴的品质;你是人间最亲切温暖的怀抱,山山岭岭都有军营,家家户户都是亲人。
来源:山西晚报
出处:郝雪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