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用扁平石子在水面上打过水漂。但是你能相信吗,8吨重的炸弹居然也能在水面上“打水漂”。
1942年,为从源头上削弱德军作战能力,英军决定炸毁鲁尔水坝,用决堤洪水给鲁尔工业区——德国重要的生产基地以重击。炸毁坚固的鲁尔水坝并非易事。高空投弹显然不可行,当时还没有相关精确制导装置。低空轰炸更不可行,德军密集的防空火力,势必会给轰炸机群带来重创。苦苦思索方案的英科学家巴恩斯·沃利斯外出时,碰到了一些小孩在河边打水漂。这一情形,让他想:能不能研制一种可在水面上跳跃的炸弹呢?这样,就可以无视德军防空火力和鱼雷拦阻网。
经过试验,型号为Vickers464的航空炸弹问世。该炸弹为圆筒形,飞机上的特殊装置能让弹体在投下前逆向旋转,碰到水面就弹跳起来。和用石子打水漂时俯下身子一样,该弹投掷高度必须在18米以下,投掷前飞机的速度还不能太快,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为确保击中水坝中部,该炸弹设置了水压引信。这样,炸弹在“打着水漂”碰上水坝后,会缓缓下沉,水压达到指定强度时炸弹正好位于水坝中部引爆。1943年5月的一个夜晚,英军3个编队机群,按计划对水坝展开轰炸并达成目标。脱缰野马似的洪水,让下游工业区内100多座军工厂受损停产,大量煤矿、农田被淹,德军后勤受到很大打击。
文字:黄武星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