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8510528811 广告:18510528811

霍州千佛崖:汾水滔滔去,梵音袅袅来

2022-01-13 来源:





  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及窟前遗址考古发掘
  发掘单位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霍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项目负责人

  韦正
  主要参加人


  白曙璋、吴俊杰、阴旭明、崔嘉宝、梅仁华


  1300多年前,霍州汾河东侧的山崖上,一尊尊摩崖造像与山体浑然一体,大佛造像庄重威严,菩萨、观音造像遍布山崖的窟龛之中……只可惜,在沧海桑田之间,这片山崖不再被人注意。


  斗转星移之间,更多的大佛和菩萨们竟然纷纷“现身”,而在考古工作者一点点的发掘过程中,犹如开盲盒一般,惊喜在崖壁上逐一展现,成就了今天的考古故事。


  史书并无记载 起源成为历史谜团


  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霍州市西南7公里处的汾河东岸山崖上,山势南北走向,长约30米,窟龛总高约11米。崖壁背山面水,背靠辛置镇郭庄村,东临108国道(霍侯一级公路),相距仅3米,西面180米处为霍州电厂,汾河从西面向南流过。


  说起它的发现,还真是一桩传奇往事。


  “千佛崖始建于唐代,但是在唐之后的地方志中,就没有见过关于它的记载,直到清朝中后期的地方志中,才偶然出现寥寥几笔记载。关于它的原有面貌、开凿原因等,都没有办法通过史书考证。”该项目主要参与者、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白曙璋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千佛崖是在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007年—2011年)时登记在册的。


  为何史书中对此山并无记载呢?白曙璋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最后发现,它紧邻汾河,甚至在挖掘过程中,摩崖造像最小层的位置比汾河水位还低,所以有可能在岁月涤荡之间,这座山曾被河水淹没过,因此它的存在,就成为一个“谜团”。


  千佛崖是什么时候“暴露”身份的呢?目前,没法考证,但白曙璋介绍,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当地就曾在此开山修路,千佛崖所在的山间有可能就是一劈为二的“残存”,也由此裸露在了公众的视线当中。“谁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山间就暴露出了部分佛身,老百姓都觉得很神奇。”至此,千佛崖摩崖造像收录进了我省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内。“2010年前,崖壁上只露出大佛造像的身影,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当地加固堤坝,最终暴露出了大佛底部和南北两侧的崖体面貌,埋藏在土堆和淤泥中的崖体逐渐清晰了起来。”


  时光转到2020年,山西省启动石窟寺专项调查,对千佛崖进行调查,恰逢地方政府即将要对千佛崖进行加固保护修缮工程,便邀请专业考古工作人员入驻,一同探究千佛崖的本来面貌。


  经过艰辛的考古发掘,最终获取最新数据,千佛崖崖壁高11米,长约30米,造像面积主要分布在200平方米的范围内。初步统计,共有70余龛近300尊造像,发现20处铭记。考古工作者不仅让大量的石佛造像重见天日,也对其表面进行了清理。


  至此,这聆听汾水哗哗之声,心系梵音袅袅的千佛崖才得以真容示人。


  造像开凿于高武时期 五尊“十一面观音”成典型代表


  经过一系列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发现,崖体北区为造像分布密集区,以大佛为主尊像,其余龛像分布在其南、北两侧及下部,可分为8层。尤其是主尊佛像,为高达6米的坐佛。


  “我们经过系列对比,从佛造像开凿的时代、造像的样貌着手,对比了国内一些唐代佛教造像,最终确定主尊像开凿时代最早,应该是在唐高(高宗)武(武则天)时期。”白曙璋表示,这8层之间的关系也环环相扣,同时映证了造像所经历的不同时期。“主尊像代表了开创期;在大佛头部至脚部两侧位置的第1、2、3、4层及第8层的多数龛像,开凿时代为武则天至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此时的千佛崖造像群进入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千佛崖造像体型较大,数量比较多;第5、6、7层龛像就到了衰落期,大多是天宝以后的长庆、宝历、会昌年间建成,造像体型较小,存在打破早期造像关系。会昌年间,唐武宗推行一系列‘灭佛’政策,会昌五年到达灭佛高峰,千佛崖造像群迅速衰落且不再新建。”


  此外,从造像风格看,千佛崖造像题材多为常见的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主要造型为尖拱形与圆拱形,造像平淡朴实,雕凿精美。其中佛像脸形多为方圆,面部神态庄重威严又不失和蔼,颈部均有三道蚕节纹,双肩宽厚,身形圆润健壮。掌印常见无畏印、与愿印、说法印、禅定印。在衣着服饰方面,多着通肩袈裟,这种衣着样式,在唐代贞观时期少量出现,上元—永隆逐渐增多,武则天时期开始流行,开元以后成为佛装唯一形式。从造像底座来看,武则天后期流行束腰有梗圆莲座,根部简化,袈裟披座上,开元以后沿用,形成定制,千佛崖摩崖造像与之符合。在白曙璋的介绍下,一张张造像图片呈现在山西晚报记者面前,这些菩萨造像多束高髻,五官刻画有的十分姣好,有的则生硬笨拙,体态却丰盈饱满,衣着华丽、装饰精美。


  不过,这里还有特别需要提到的造像,那就是五尊“十一面观音”,这是千佛崖摩崖造像中十分重要的特征。“十一面观音,别名大光普照观音、密号慈愍金刚,是密教六观音之一,在我国佛教题材中出现时间较晚。从目前发现来看,十一面观音形象在我国大量出现是在唐代,武则天时期以后逐渐流行。”


  一座千佛崖,以其建造年代、形制,见证了唐代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变迁,恰似一面放置在汾水边的千年之镜,可以回望古今。


  古时千佛崖或许人声鼎沸 题记暗藏历史过往


  千佛崖上,共发现铭记20处,涉及内容比较丰富,有纪年、地名、人名、官名等。或许你会好奇,这有什么用?其实,这些文字题记的存世,让我们对历史有了追溯的可能性,而这恰恰就是考古进程中最有魅力的一件事情。


  在千佛崖崖壁题记中,有“中书舍人郑涵”的字样。据查证,“中书舍人”是个文官官职,隋唐时期是中书省掌制诰,也就是拟草诏旨的,大部分都是有文学资望者担任,“郑涵”是个人名,在一些古书中有过记载。在它旁边,又有“太原”字样。所以考古工作者们也有过自己的猜测,“是不是郑涵去太原的路上,正好来到了千佛崖,所以捐了龛、做了题记?”此外,崖壁上镌刻的官名中还有刺史、上柱国、县尉、度支、判官、副将等字样;地名有晋阳郡、安边郡、晋州、太原等。纪年更是繁杂,从开元五年、十一年、天宝三载、十四载再到成长庆二年、宝历二年、会昌元年等等。白曙璋的疑惑也引起山西晚报记者的好奇:“按照其发现位置来看,千佛崖古时应该是位于深山之中,为何会吸引众多人来此地拜佛、捐龛?是因为它比较重要吗?属于皇家主持开凿的佛造像吗?”


  对此,白曙璋表示,千佛崖并不属于皇家工程,但是其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在一些史书上记载,唐太宗起兵时,从太原一路攻打到长安,霍州属于必经之地,翻过韩信岭到达霍州,再通过河东就到达长安了。当时李世民在霍州遇到了隋朝守将“宋老生”,双方对峙很久,李世民的军队怎么也打不过对方。正当他着急上火之际,晚上就梦到霍州当地的山神给他托梦,教给他一句佛家咒语,说只要念着这个咒语打仗,必然能大获全胜。“这个故事或许有点戏说,但是告诉我们,这里就是从长安通往太原的必经之地。唐朝在长安定都,太原则是北都,所以霍州不仅仅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当唐代大兴佛教之际,千佛崖也必然成为信徒们纷纷朝拜、香火鼎盛的地方。”


  这就是考古的魅力所在,可以让文物古迹在千年之后重现光彩,也可以通过一件件文物,发现历史,探究事物本来的面貌。


  关于千佛崖的故事,其实还远未结束。据了解,考古发掘过后,临汾当地部门就要迅速对其进行原址加固和保护。


  专家点评
  考古学家、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张庆捷


  山西的石窟和摩崖造像有480多处,位列全国第二,之前对于石窟的发掘和清理工作做得很少,比如说太原童子寺石窟、太原西山大佛做过一些工作,但是规模有限。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规模比较大,目前清理出70多龛,年号铭记达到20多处,而且有很多重要题记,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官职和不同身份的人。发现的五尊十一面观音,对考察研究当时佛教十一面观音的流行大有帮助。


  来源: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