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8510528811 广告:18510528811

宰相受邀坐龙椅

2022-11-11 来源:《环球人物》

  在历史上,王导是个复杂难以定论的人物。他是名相,也是学者;是个清流,又是个懒士;是个佛徒,还是个棋手……但只有一点应该没有疑义,他是个无愧于时代的风流人物。


  东晋权臣王导承袭祖父爵位,任东阁祭酒,朝廷屡次征召他做官,都被他谢绝了。他与琅玡王司马睿关系很好,西晋惠帝时,王导预感天下将乱,便暗自决心中兴晋室。建兴四年(316年),西晋惠帝被俘。王导抓住机会,劝司马睿在建康登基,建立东晋。


  王导居功至伟,晋元帝司马睿心知肚明。举行登基仪式时,文武百官列队陪侍,他竟邀请身为宰相的王导同坐龙椅,体会百官朝拜的感觉。元帝请了三四次,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


  低调做人王导的地位无人可及,但他始终保持低调。为搞好和江东士族的关系,他曾主动向陆玩请婚联姻,没想到陆玩却很看不起他,说:“小地方长不出大松柏,香的薰草和臭的莸草不能放在一个容器里。”陆玩出言不逊,但王导不以为意,坚持与他往来。


  不仅如此,王导还“屈尊”学起了吴语,即南方的方言。一天,南方的名士刘惔去拜访王导,时值盛暑,一进院子,就见堂堂的当朝宰相正光着膀子,动作夸张地用肚皮在石棋盘上依来偎去地降温解暑,并自言自语地说:“何乃渹(音qìng)!”“何乃渹”是三吴方言,意思是“真凉快”。王导的表现打动了刘惔。刘惔访问归来,有人打听:“王公这人怎么样?”刘惔回答:“也没有特别的地方,只听到他在讲吴语。”学吴语的王导很快赢得了江南士族的心,后者成为支持司马氏政权的重要力量。


  时尚达人东晋初创,财政时常入不敷出。有一年,晋元帝想搞点民生工程,但国库没有钱,只剩下几千匹粗丝布,拿到市场上根本没人买。王导却很淡定,说:“你们去拿几匹布送到我家,我自有办法。”晚上回到家,王导亲自设计,让人裁制了一套衣服,第二天穿上它入宫朝拜。果然,在那个崇尚个性的时代,王导的衣服显得格外抢眼,越看越有气质。几个自认倜傥的名士耐不住心痒,向他打听从哪里订做的衣服,王导一笑,说:“你们要是喜欢,我那里还有点布相赠。”很快,穿这种粗丝布衣服就成为贵族阶层的新时尚,民间效仿者更是如过江之鲫,一时间弄得“洛阳纸贵”,一匹布从没人要,到卖到了一两黄金。王导见时机成熟,让人从国库里搬出这些布匹销售,很快弄了一大笔钱,解了燃眉之急。


  宰相惧内王导还有个毛病,就是“惧内”。老婆曹氏好吃醋,容不得他纳妾,王导没办法,只得私下里买了一个宅子,用来安置姬妾。有一天,不知何人走漏了风声,曹氏一怒之下,要去兴师问罪。王导得到情报,急忙准备车驾赶去,朝廷为他配备的公车是用牛牵引,速度太慢,急得王导把手中上朝用的玉柄当做了牛鞭子,狠命敲打牛屁股。司徒蔡谟听说这事后,取笑王导说:“朝廷恐怕要给你升官了。”王导很惊讶,客气地说不敢当此功劳。蔡谟又说:“不过我没听说要赏赐别的什么东西,只知道要赏你些更加方便的赶车工具。”王导这才知道这是拿他开涮,却也无可奈何。


  也有脾气元帝司马睿对王氏家族占据半个朝廷的局面有些不安,便有意安排自己的心腹占据重要位置。王导没有流露出丝毫不满,工作依然十分勤奋。手握兵权的堂兄王敦可没有这等好脾气,他打起“清君侧”的旗号,公然反叛朝廷。此时的王导既不逃跑,也不反抗,只是每天清早便率一家二十多口人到御史台前请罪。王导的谦卑让怒气冲天的司马睿也失去了下手的理由,他召见王导,拉着王导的手说起了掏心掏肺的话。


  其实王导并非没有脾气。晋成帝时,地方上发动叛乱,一直打进首都建康,文臣武将都四散而逃。偌大的宫殿里只有王导及光禄大夫陆晔等几个大臣,他们一同登上御床,护卫成帝。王导大声斥责叛军的背逆之行。叛军愣是为王导的气势所震慑,始终没敢加害皇帝。



文字:刘 源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