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8510528811 广告:18510528811

纪晓岚巧对戏考官

2022-11-17 来源:微信公众号“最爱历史”

  纪昀,字晓岚,在诸多影视作品中,他被称为“大清第一才子”。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位少年时便才名远播的神童,在科考和仕途上都不大顺利。


  从小聪明过人与如今通过影视剧演绎的纪晓岚形象反差较大的是,在当年一些野史记载中,纪晓岚的样貌跟“帅”这个字毫不沾边。甚至,他还被列为“丑”的典型。不过,长相丑陋的纪晓岚却从小表现出一副神童的模样。他出生在直隶河间府献县(今河北沧州市献县)一个书香门第,自5岁开始,便在父亲的安排下,拜当地名人及孺爱先生为师,接受启蒙教育。及孺爱看他年纪太小,便每日从《三字经》中抽取一小段文字教他。谁知他竟过目不忘,不出半个月,已把《三字经》背得滚瓜烂熟。


  纪晓岚与其同父异母的哥哥纪晴湖感情很好。据说,某日,纪晓岚下了学回家吃过午饭后,却仍未见兄长回来,一问才知纪晴湖还在学塾中留堂。因为对子没对上,老师不让他回家吃饭。纪晓岚一听,这还不简单吗?赶忙冲过去问对联的内容。只听先生给出上联:“苇子编席席盖苇。”这一上联虽然字数不多,却首尾两字相同,中间两字又相同,意思通畅合理,搭配工整。纪晓岚瞧见门外一老汉挥鞭催赶牛车经过,当即答出下联:“牛皮拧鞭鞭打牛。”先生听后,连声称好。


  科举“试试不顺”在清代,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及院试三个阶段,考过之后即成秀才,相当于进入士大夫阶层,可免除徭役,享有见县官不跪的特权,还能到官办的学府中接受进阶教育,准备之后的科举考试。纪晓岚以优异成绩通过了童子试第一阶段。当时他仅虚龄7岁,在当地被称为“神童”。此后,纪晓岚渐渐变得极有个性,目空一切。凭着自己对对联的特殊兴趣及敏感程度,他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常常恃才傲物。据说,在县试后,他很快进入下一轮比拼。当时,主管府试的考官是个登科才三年的举人老爷,眼见前来考试的纪晓岚是个半大的小孩,举人老爷有意试试他的才学,便出了一道对联:“十岁顽童,岂有登科大志。”结果,纪晓岚上来开口便对:“三年经历,料无报国雄心。”


  “毒舌”纪晓岚并没有因为他的才华而得到赏识。反之,在之后的数次科考中,他常常因为太过张扬,加上没给考官好脸色看,而“试试不顺”。直到乾隆十二年(1747年),以“神童”闻名的纪晓岚才在24岁这一年,一举在乡试中取得头名,高中解元。第二年,信心满满的纪晓岚踏上了他视如探囊取物的科考最后旅途。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去年刚考中举人的解元公,因为太过自负,失去考试资格,回家待考。


  就在这次会试后不久,纪晓岚的母亲去世了。会试大比,三年一次;替母丁忧,守孝三年。直到乾隆十九年,而立之年的纪晓岚总算如愿以偿,通过会试后,在殿试中考中二甲第四名,授翰林院庶吉士,正式进入仕途。


  失去从政机会进入翰林院后,纪晓岚搞了一波“大动作”。据《纪文达公遗集》记载,纪晓岚“入翰苑,当时即有昌黎北斗、永叔洪河之目。厥后高文典册,多为人提刀,然随手散失并不存稿,总谓尽系古人糟粕,将来何必灾梨祸枣为”。就是说,纪晓岚进入翰林院时即被同僚视为韩愈、欧阳修这类人物,但他对自己的著述并不在意,替很多名人代笔,都不留底稿。如此一来,纪晓岚的大名传开了。由于没有保存底稿,可想而知,乾隆帝的胃口被吊得有多高。终于,纪晓岚等待的机会到了。就在纪晓岚考中进士的同一年,新疆准噶尔部发生内乱。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居住在新疆地区的准噶尔部就时不时发动叛乱,历经三代皇帝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趁这次准噶尔内乱之机,乾隆二十年,乾隆帝亲发大军剿灭叛乱,大获全胜。高兴之余,乾隆帝给纪晓岚布置了个任务,回翰林院写一篇《平定准噶尔赋》,以歌咏此战,功载史册。纪晓岚当场便写出了洋洋洒洒三千字的大赋,其中不乏“四极四合,大定永清”这样的语句,将乾隆帝的光辉形象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好大喜功的乾隆帝听得直叫好。从此,纪晓岚成了乾隆帝极度认可的“御用文人”。


  乾隆二十一年,乾隆帝巡幸热河行宫时,特意带上了纪晓岚,让他跟着吏部尚书汪由敦一起编撰《热河志》,记载当地的天文、地理、历史等内容。从这时开始,到乾隆五十六年,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纪晓岚只有写书的时间,并无从政的机会。纪晓岚只能用文字和笔墨,以另一种方式去针砭时弊了。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