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本身是客观的,但人总是不自觉地把非数学的意义投射其上。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认知心理学专家马林诺夫斯基曾经研究过人们对100以内数字的评价,统计结果清晰地显示出,偶数被认为是“好”,而奇数则是“坏”;以1、2、3结尾的数字比别的更令人兴奋,偶数则令人心安。
这项研究还证实,对大脑来说,偶数是天然的,而奇数则是不自然的和奇怪的。奇数在数学上也更具挑战性,尤其是质数。它们更不常见、更难以计算、难以分割,甚至更有可能成为数学题的错误答案,从而使我们产生了消极感受。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