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8510528811 广告:18510528811

A股春季行情尚未走完 内资开始接力外资市场风格转向成长

2023-02-06 来源:澎湃新闻

  春节过后首周,虽然A股权重指数走势平淡,但市场交投情绪明显活跃,成交量较节前出现不小放量。本周市场行情将如何演绎呢?


  澎湃新闻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观点,大部分券商认为,经济活动的修复仍在持续,将对市场形成支持,随着内资开始接力外资,市场当下仍处于全面修复途中,对后续市场演绎不用过于谨慎,本轮春季行情尚未走完。


  中信证券指出,2月份以来,内资开始接力外资,市场风格也从1月的价值转向成长。同时,外部扰动影响外资流入节奏,但不改全年流入趋势,当下市场仍处于全面修复途中。


  中金公司表示,考虑经济活动的修复仍在持续,高频数据的改善仍有望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持,市场估值虽有所修复但仍有空间,对后续市场演绎不用过于谨慎,今年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


  “春节后市场交投情绪活跃,同时人民币单边升值告一段落,复盘相似背景下A股历史熊转牛行情阶段的第一轮上行周期,本轮春季行情尚未走完,仍有演绎的空间与时间。”中信建投证券进一步指出。


  配置方面,成长股成为多家机构看好的方向。海通证券便指出,本轮牛市第一波上涨未完,行情后半段可重视成长。


  “整体来看,春节至两会处于政策、业绩、数据空窗期,是一个较为有利的股票交易窗口。赚钱效应扩散,交易阻力相对较好的方向在中小市值。”国泰君安证券表示。


  中信证券:A股依然处于全面修复途中


  2月份以来,内资开始接力外资,市场风格已从1月的价值转向成长。展望后市,国内机构调仓和加仓将进一步强化成长风格,可以看到,虽然权重指数近期表现平淡,但成长指数表现亮眼。


  同时,外部扰动影响外资流入节奏,但不改全年流入趋势,当下市场仍处于全面修复途中,成长洼地依然是近期主线。


  首先,今年以来外资持续流入大盘价值,近期受外部扰动影响流入节奏,预计快速流入的惯性减弱后,将逐步回归常态,但全年继续增配A股的趋势不变。


  其次,2月以来,内资已经开始接力外资,调仓和加仓方向集中在小盘成长,预计这个趋势仍将继续,成长风格将持续占优。


  最后,1月信贷有望开门红,基本面夯实全面修复基础;全面注册制落地后市场流动性保持平稳。


  配置上,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成长洼地,提高新兴产业中半导体和信创的配置优先级。


  中金公司:对后续市场演绎不用过于谨慎


  展望后市,考虑经济活动的修复仍在持续,主要城市的拥堵指数和地铁出行人次在春节后快速反弹,工业煤耗量等高频数据回升力度也强于往年,高频数据的改善仍有望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持。


  接下来,市场估值虽有所修复但仍有空间,对后续市场演绎不用过于谨慎,2023年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


  不过,考虑到A股自2022年11月以来底部反弹已经持续3个月时间,沪深300等宽基指数的最大反弹幅度已超过20%,因此提醒投资者注意两方面现象:一是市场关注点正在从注重政策变化,边际转为注重基本面的实质修复。二是估值仍有空间,但修复速率边际变化,交易层面短线也有一定的获利了结影响。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短期紧跟政策边际变化的节奏,中期可偏成长,关注三条投资主线:一是食品饮料、家电、轻工家居等,二是科技软硬件、高端制造等,三是医药、互联网等。


  中信建投证券:春季行情尚未走完


  春节后,市场交投情绪活跃,成交额明显放量。同时,人民币单边升值告一段落,外资流入逐步放缓,市场以补涨小票为主。复盘相似背景下A股历史熊转牛行情阶段的第一轮上行周期,本轮春季行情尚未走完,仍有演绎的空间与时间。


  从核心经济指标演绎来看,当前的经济数据仍支持交易复苏逻辑,本轮春季行情的结束,需重点关注数据兑现、政策支持兑现和海外风险。


  配置方面,内资做多意愿在逐渐增强,预示着后续行情有充足的增量资金。因此,建议投资者守住“超预期+强预期”方向,把握“科技+主题”,但需注意潜在风险。行业方面,可关注信创、芯片设计、游戏、黄金、新能源车、绿电等。


  国泰君安证券:春节至两会是一个较为有利的股票交易窗口


  展望后市,前期市场全局性的上涨,对中国经济恢复与宏观风险下降的定价已经接近充分。接下来,边际上市场对总量政策力度的担忧、业绩的等待期以及地缘政治的波折,将令市场预期重新出现分歧,指数行情降速,进入震荡上升阶段,股票将从全局行情转向结构行情,从大盘行情转向中小市值。


  不过,整体来看,春节至两会处于政策、业绩、数据空窗期,是一个较为有利的股票交易窗口,赚钱效应扩散,交易阻力相对较好的方向在中小市值。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在开工旺季,关注传统开工链的钢铁、建材、建筑;保交楼、保交付推进的家居、家电;商务与复工弹性的次高端白酒等。


  海通证券:内资有望跟上,公募或成重要增量


  外资是推动本轮A股行情上涨的重要增量资金,而同期内资的情绪则相对偏谨慎,因此内外资金的走势形成了分化。


  2022年11月以来,外资情绪明显修复,流入板块结构从价值向成长偏移。但对比历史,外资流入仍有空间。综合来看,预计类似2019年,2023年陆股通净流入A股规模有望达3000亿元以上。


  借鉴上一轮牛市起点的资金节奏,外资于2018年11月先进场,而内资后续会接力,公募、杠杆资金从2019年2-3月起加速入市。2022年10月以来是新一轮牛市初期,类似2019年,近期外资已发力,后续内资望跟上,公募或成为重要增量。


  对比历史,本轮牛市第一波上涨未完,行情后半段重视成长。成长中,建议重视数字经济。此外,建议关注新能源和券商,全年维度关注消费复苏。展望2023年,借鉴2021年疫后复苏经验,器械、医疗服务、中药有望增长较快。


  广发证券:当前仍处于强预期叠加估值显著分化阶段


  当下,经济复苏统一预期尚未形成,决断期在4月。春节消费回暖符合市场预期,但春节消费对中长期经济复苏指向性有限。近期交易因子的紊乱显示市场在强预期之后,对经济复苏前景分歧明显。当前,仍处于强预期叠加估值显著分化阶段。


  展望后市,建议关注疫后修复链中估值合意的医疗器械、创新药、中药、疫苗、广告营销、一般零售,地产链处于估值低位的装修建材、地产、家具,以及仍在估值底部的保险、证券。此外,可关注部分成长景气预期在2023年改善的通用自动化、计算机、半导体设计。


  2023年新一轮国企改革即将开启,建议把握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的国央企估值重塑机遇三条主线:一是央企上市平台盘活,关注上市平台“一利五率”经营评价指标;二是国央企技术突破,如关注央企主营与“卡脖子”技术交叉;三是国央企产业转型,如数字化、低碳等。


  兴业证券:做多窗口仍在


  从国内、海外、资金面三个维度看,做多窗口仍在,春季行情并未临近尾声。首先,中国经济复苏的主逻辑并未遭到动摇,中国经济活力已在释放。其次,美联储继续释放鸽派信号,海外市场的风险偏好仍在修复。最后,国内机构资金已在、并将继续逐步回来。


  近期,市场出现了三个重要边际变化,将进一步驱动市场从贝塔向阿尔法的主线切换:一是外资主导力量从交易盘转向配置盘;二是业绩预告陆续发布,市场预期逐步进入到落地阶段;三是随着市场底部修复,指数股权风险溢价已从历史高位回落。


  展望后市,建议沿高弹性与高增速两条线索布局成长。一方面,重点关注当前景气仍处于低位、但今年有望困境反转,且估值、持仓均处于中低位的高弹性方向:信创、创新药、半导体、消费电子、传媒、5G;另一方面,对于当前景气已处于高位、且已体现在高仓位中的成长板块,重点掘金增速能够持续向上、估值合理的细分行业,把握高增长细分方向、以及个股α机会,如风电、光伏等。


  光大证券:春季行情或仍将持续


  整体来看,2022年年报业绩预告的披露率和预喜率均处于2010年以来相对较低的水平。从历史来看,全部A股年度业绩预告的预喜率与全部A股当年的盈利增速走势在大多数年份保持一致。因此,2022年年报业绩增速或将承压。此外,业绩预告披露之后,市场盈利预期出现下调。


  当前,景气回升预期或仍是市场短期的重要支撑,并且在我国经济复苏预期下,外资持续净流入对当前市场也形成了一定的支撑。景气回升预期或仍将持续,经济数据同比的修复将是下一阶段支撑市场的核心动力,春季行情或仍将持续。


  展望后市,建议关注景气预期或将回升的行业,包括食品饮料、地产链以及数字经济领域相关的计算机、半导体板块。中长期来看,建议配置消费医药。当前消费与科技制造景气差距已经有所收敛,消费板块开始具有小幅的业绩优势。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减弱,国内消费或将持续复苏,消费板块业绩有望显著提升。


  财通证券:软、硬成长有望占优


  相关政策调整、地产全面刺激、美联储政策转向,是此前看多市场的三大原因。当前,消费复苏已经兑现,地产销售真空期,美联储结束加息的预期波折,上证50进入行情第二阶段,趋于徘徊震荡,再进攻需等待利率上破3.1%的信号。


  随着业绩预告和整体市场情绪回升,类似2019年2月,成长板块将接棒上证50,上演“二月红”行情。


  展望后市,结构上,建议投资者兼顾软、硬成长:软成长看计算机,包括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的金融IT、自主可控的信创、数据平台运营商等;硬成长看高端制造,包括宽信用和顺周期复苏下的检测、机床、工业机器人和核心零部件(刀具、减速机等),高景气和技术变革的光伏设备(HJT、钙钛矿设备)等。


  具体到上证50中,建议关注受益全面注册制的券商、受益基建投资和地产竣工回暖的水泥和玻璃。


  华西证券:躁动行情将在波折中徐徐展开


  展望后市,考虑到新年以来A股涨速较快,市场存在震荡整固的需求,躁动行情将在波折中徐徐展开,中期仍看好A股市场指数缓慢上移。


  美国超预期的非农数据,使得市场对后续加息预期出现反复,因此短期美股的波动加大,或使外资风险偏好产生一定扰动。


  资金面来看,短期外资快速回补前期仓位后,配置节奏可能会有所放缓,但外资中长期流入的趋势没有改变,2023全年外资净流入A股规模有望超3000亿元。内资方面,公募资金有望随着投资者情绪的进一步修复而逐渐入市,成为接力外资的重要增量资金。


  配置上,建议投资者关注两方面:一是产业政策支持的数字经济、信创、新能源部分领域等,二是疫后复苏相关的医药、食品饮料等。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