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老年人喜欢买些中药材在家煲汤煮茶,商家也打着养生旗号,推出五花八门的应季补品。在电商平台上,各类应季养生汤料正热销。不过,在专家们看来,中医虽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但并非所有中药材都能当成食品来吃。即使是药食同源的食材,也不意味着可以盲目滥用。为此,多位专家梳理了“药食同源”的常见误区,并分享了“药食同源”的正确打开方式。
误区一:以药膳替代中药
现在,很多人想要调理身体,不去医院找中医开方,而是习惯自己在家里制作药膳。尤其到了冬天,很多人喜欢用药膳来暖身、保健。不过,中药材并非可随意添加,即使是黄芪、枸杞、当归等常见补益类中药也不应随意添加。制作药膳要选适合自身体质的药材。因为药物都有一定的偏性,如偏寒、偏热等,如果药性与自身体质不合,不仅起不到补益作用,还可能引起身体不适。
尤其需要提醒的是,食疗药膳不能代替药物疗法。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根本无法单纯靠药膳达到降糖、降压、降脂的效果。在合理使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饮食疗法只能起辅助作用,帮助人体恢复健康,并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误区二:做药膳像做家常菜
生活中,有人认为中药毒性小或无毒,买回一把小茴香就炒着吃,抓上一把枸杞就煮粥……这样做是不正确的,也是有风险的。中药是很讲究用量的,不分剂量,盲目使用,会引起严重后果。
由于中药有四气五味的特性,所以十分讲究汤剂的煎法,哪种先煎,哪种后煎都有严格的规定。因此,做药膳也有讲究。比如,有人用薄荷炖肉,将肉与薄荷一起下锅,这样就不对,因为薄荷辛温芳香,炖煮时间一长芳香气易发散,这样就会降低药效。正确的做法是,先将肉炖熟后,再加入薄荷炖5分钟即可。
误区三:把某些中药当补药
很多人认为,中药是来源于山林等大自然的精华,药性非常温和,能“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事实上,中药不等于补药,中药和其他药物一样具有药物的两重性——既可治病,又能致病。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在生活中滥用补药,甚至错将某些中药材当成补益药。比如,许多家庭将天麻做为补益上品,或切块炖鸡,或研末蒸蛋。事实上,天麻并非补益药,而是治眩晕、头痛的药材。所以,用天麻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头痛是正确的,但并不能达到想要的补益效果。
误区四:擅喝中药代茶饮
很多人为了调病养生,常自行饮用中药茶,但如果不按照自己的体质乱喝,就会弄巧成拙。具体来说,黄芪红枣茶(取黄芪15克,枸杞10克,红枣两枚,水煎服用)适合体质虚弱的人,用于调理疲乏无力、手脚冰冷、食少便溏及体虚多汗等症状,见效即停。而有便秘、高血压、咽喉肿痛者不宜饮用,以免“火上浇油”。玫瑰花茶可疏肝解郁、醒脾和胃、活血止痛,但体虚之人会越喝越乏力,因此,容易疲劳、经常出汗、口干舌燥、面色苍白的人一定要慎用。决明子茶虽有清肝明目、降脂降压等作用,但长期服用会有恶心、腹胀及腹泻等不良反应。
误区五:食疗没有副作用
很多人认为,能当作一日三餐吃进肚子的东西,肯定没有毒。事实上,凡事有度,食疗也是如此。任何食物吃太多,轻则导致肥胖、营养失衡,重则致病。例如,豆制品有助于补钙和补充优质蛋白,但每天摄入太多,就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适量食用动物肝脏能够改善由于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眼干、眼涩,但如果每天超量食用,很容易食物中毒,造成发烧、皮肤干燥甚至脱发等。再比如,龙眼是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美味水果,也是一味传统的滋补中药,但它属于甘温之品,吃多了容易滞气、腹胀、便秘。而长期或者大量食用人参,可导致“人参滥用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兴奋、高血压、头晕、失眠、神经过敏、皮疹、腹泻、食欲减退等。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