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8510528811 广告:18510528811

白领回乡创业成“养鹅达人”

2023-02-15 来源:《新京报》

  大学毕业后,王德超一直在外企做机械工程师助理,2011年年底,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他辞职回到家乡四川省广汉市金轮镇创业,创建了自己的家庭农场。十年光景,王德超从城市白领成长为“养鹅达人”“田间专家”。目前,农场采用鹅与蔬菜轮牧轮种种养循环的生态种养模式,实现了机械化养殖,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发展。


  风雨无阻上街收烂菜叶


  王德超的家乡金轮镇是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是远近闻名的“菜篮子”,王德超的父母也以种菜为生。蔬菜的市场波动大,有时候蔬菜滞销,菜农们只能将菜打烂在菜地里。王德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而就在此时,养鹅进入了他的视野。


  “刚开始其实只想找份工作养家糊口,正好观察到了我们镇蔬菜种植的一些困境和养鹅产业的前景,就办起了养鹅场。”王德超称,四川省江河纵横、水草丰茂,是我国养鹅数量最多的省份,当地农户一直有养鹅的习惯;鹅又属于节粮型可食草家畜,耐粗饲,生长周期中需要大量的青贮饲料,正好可以消耗当地滞销的蔬菜;肉鹅业还具有耗料少、投入低、周转快、用途广、效益高等特点,正适合作为回乡创业的产业。


  王德超随即开始了几个月的市场调研,他发现,随着人们对于生活水平追求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肉鹅市场需求量不断上涨,各类鹅产品的市场价值也不断提高。2012年年初,王德超在父亲和妻子的帮助下,用这几年攒下的10万元积蓄,在自家的几亩地上养了1000只种鹅。


  创业初期很艰难,王德超夫妻俩吃住在养鹅场,天天风雨无阻上街收烂菜叶,从拌料喂食到打针防疫,从保温育种到投药清污,不懂的就向当地的养鹅农户请教学习或者上网搜索。“最开始我们引进了山花鹅和泰州鹅,繁杂的养殖环节搞得我焦头烂额。那阵子白天黑夜都在养鹅场里忙活,但鹅群还是染病了,鹅苗成活率也不高。”对于初办养鹅场的情景,王德超依旧记忆犹新。


  养鹅场步入正轨


  养鹅场先后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扩张——注册成立家庭农场、与桂花村村委会签订140亩土地的租赁合同,生意逐渐步入正轨。


  “开始为了成立家庭农场,我跑遍了马嘶村6组村民的家,从20余户村民处承包了15亩土地,并与村民代表6组组长以每亩每年600元的价格签订了14年的土地租赁合同,建立了10多亩的养鹅场,扩大了养殖规模。”王德超称,和桂花村村委“合作”后,农场的蔬菜种植面积增加了,他顺势发挥自己机械工程师的专业特长,置办了全套的机械化养鹅设备,让鹅场实现了全机械化喂养,并开始实行鹅与蔬菜轮牧轮种种养循环的生态种养模式,养三至四批鹅种一批蔬菜,鹅食弃菜、鹅粪肥田,完成了无公害生产的种养循环。


  十年的辛勤劳动和苦心经营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目前,王德超的农场拥有固定资产136万元,种养面积160亩,其中有35亩的设施农业,包括15亩养鹅场和20亩蔬菜大棚。农场种鹅存栏量达到1万羽以上,是广汉市最大的商品鹅养殖基地,每月产出两批商品鹅,每批大概2000羽,可以实现年出栏商品鹅4万羽。商品鹅出栏养殖周期在70天左右,夏季出栏平均重量为7.5斤,冬季则可以达到8斤。


  不仅如此,农场还与多个屠宰场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出栏商品鹅大部分直接销售给屠宰场。除此之外,农场还在邻近的什邡市建立了实体门店,推出了烧鹅、油烫鹅等一系列加工鹅产品。农场的20多亩蔬菜大棚实行菜稻轮作,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莴笋和空心菜等作物,每年可生产无公害粮食100吨,无公害蔬菜300余吨。


  2020年,农场总收入400多万元,其中养鹅场经营收入可以占到80%,蔬菜和粮食共占20%;养鹅场的利润率在18%左右,粮食蔬菜的利润率在15%左右,年净收益可以达到60万元至70万元。


  开辟加工鹅制品新赛道


  随着养鹅事业步入正轨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王德超也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对于这项事业也越来越有激情,他不但帮村民解决了滞销蔬菜的处理问题,还把自家的养鹅场做成了当地一张新的产业名牌。


  记者了解到,王德超的家庭农场也引起了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重视,为了帮助和扶持家庭农场的发展,当地为家庭农场项目提供了各类政策支持,包括为其提供10万元至300万元的无抵押贷款等措施。除此之外,当地农业农村局还积极动员王德超等家庭农场主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外出学习,让他们的职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政府部门的牵头下,当地的家庭农场主们还一起成立了广汉市家庭农场联盟,作为当地最大的养鹅专业户,王德超成为联盟的副会长和团支部书记。


  这样的一个联盟目前在广汉市拥有100多名成员,形成了一个产业资源信息交流的良好平台。同时这也是一个与政府相关部门有效沟通的渠道。


  凭借着成活率高、体型好等优势特点,养鹅场里的鹅在价格、质量上的竞争力也明显提高,市场名气逐步打响,各地采购商纷至沓来,与王德超的农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养鹅场的出栏肉鹅销售前景良好。


  带着对未来发展的期待,王德超参加了“乡村CEO”计划,“我们学习了解了许多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式,还有一些关于电商销售具体方法的内容也很有价值”,经过理论学习和实地参观之后,王德超又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在加工鹅制品方面开辟新赛道了。


  除了家庭农场自身的发展,王德超还积极带动周围村民致富,农场的粮食和蔬菜种植会产生大量的零工岗位,给乡亲们带来每年30多万元的收入。为了响应政府的扶贫计划,王德超的农场在2018年找到了38户缺乏劳动能力或特别困难的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的方式参与到分红中来。


  十年的踏实肯干和诚信经营,让王德超的家庭农场成为了一块金字招牌。



文字:曹晶瑞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