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电影《满江红》爆火,让“岳飞之死”这个话题重回众人视野。那么历史上,岳飞是如何被害的?他的尸身又经历了什么?
并无“风波亭”历史上其实并无“风波亭”事件,岳飞实际死于狱中酷刑。南宋之后,各种记载和演义颇多,使得后人一直认为岳飞死于风波亭。其实南宋的正史和杂史之中根本就没有关于“风波亭”的记载,反而记载岳飞是死于被人授意下的酷刑,也就是死于狱中,准确来说是死于南宋临安大理寺的监狱之中。“其(岳飞)毙于狱也,实请具浴,拉胁而殂。”这里记载岳飞死于大理寺的狱中,狱中狱卒在授意之下,假意请岳飞沐浴,然后锤击其胸部导致岳飞身亡,属于暗杀。之所以如此,很可能是因为岳飞没有“招供”,秦桧等奸臣气急败坏出此阴招。
暗中作标识岳飞冤死后,很多忠义之士愤愤不平,大理寺狱卒隗顺就是其中之一。隗顺坚定地认为,岳飞早晚有平反的一天,因此决心妥善保护岳飞的遗骨。而当时岳家被抄,家人被充军,亲属已经不能为岳飞收埋尸骨了,所以隗顺打算亲葬岳飞。
按照大理寺规定,死于狱中的犯人一般要堆放到大理寺西北角,然后埋葬在大理寺的墙根附近,等同于乱坟岗。而岳飞的尸身就被扔在那里无人掩埋,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害怕秦桧等人的报复。
于是,在岳飞死去数天后的一个夜晚,隗顺偷出了岳飞的遗体,并背着遗体潜出临安城,前往城西北钱塘门外的北山之水旁。为了之后能够辨识岳飞遗体,隗顺做了很多细致工作,他预先挖好了墓坑,安葬时将岳飞随身携带的配饰系在其腰部。岳飞初葬的棺材底部有一个铅孔,主要目的是将进入棺木的水排出,防止水泡尸骨。铅孔周边有南宋大理寺的“勒字”标识,标明隗顺的身份,同时也标明尸骨是从大理寺偷出来的岳飞遗体。安葬后,隗顺在坟旁种了两颗橘子树,对外诈称是“贾宜人之墓”。“宜人”在南宋是宋代命妇的封号,隗顺如此安排,主要是为了躲避秦桧等人的搜寻。
后人守陵寝1155年,秦桧病死。大臣张孝祥劝谏宋高宗为岳飞平反,时任宰相万俟卨(音xiè)则极力阻止宋高宗为岳飞平反。1161年,金国海陵王完颜亮率领大军南下攻宋。秦桧等人所赖以生存的所谓“绍兴和议”的政治遗产完全破灭。在南宋朝野上下齐心拒金的浪潮下,为岳飞平反昭雪已经势不可挡。1162年,宋高宗退位为太上皇,宋孝宗继位,将为岳飞平反提上政治日程。岳飞在死后二十年终于迎来平反,恢复原有职位,将查抄的岳飞家产归还,寻找岳飞后人担任官职,并寻找岳飞遗骨改葬。但是岳飞的尸骨却遍寻不到,最后南宋朝廷出500两白银悬赏岳飞的遗骨。而隗顺没有等到岳飞平反昭雪的到来,此时负责守陵的隗顺之子出面,将岳飞的遗骨埋葬地提供给南宋朝廷,隗顺一家的忠义之名也因此朝野尽知。这些史料多数来自于南宋时期的杂史,虽然不能尽信,但也绝非完全杜撰。
文字:梁子峰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