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3546319556 广告:13834566540

父母的“战争”

2023-02-16 来源:《齐鲁晚报》

  从我记事开始,父母就经常吵架,这么些年了,父母之间的“战争”,就一直没停过“火”。其实,每一次发生“战争”的导火索,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但是两个人都是大嗓门,谁都不承认自己的错,谁都不服输,自然“战争”就会逐渐升级。


  父亲年轻的时候,是个炮筒子脾气,遇事沉不住气,一点火就着,还要动手打母亲,现在年龄大了,虽然还是和母亲吵架不断,但不动手打人了,可语言的暴力还是让母亲受不了。


  母亲是本村娘家,父亲家在村东头,母亲娘家在村西头。那个年代,婚姻都是父母做主,听母亲说,当时姥爷家经济条件不如爷爷家,虽说是一个村里,母亲在和父亲结婚之前,母亲对父亲这个人根本就不熟悉。结婚多年后,母亲才听人说,她和父亲犯相(坊间一种迷信的说法),命里不和。


  母亲没上过一天学,是个典型的文盲,又是个传统的家庭妇女,也许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传统观念太深了,即便父亲年轻时脾气来了动手打她,她也从没有想过要离婚。


  父母亲今年都虚岁九十了,到了这个年龄段的人,应该说性格都收敛一些了,但还是时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没完没了。


  也许是年龄大了的缘故,父亲尽管还是经常和母亲吵架,但也学会疼人了,母亲腿脚不便,每次去村西头的卫生室看病,父亲都会搀着她。父亲年轻时不会做饭,现在母亲身体不如他,为父亲做了一辈子饭的母亲,也终于吃到父亲亲手为她做的饭了。


  由父母的“战争”联想到现在的小夫妻,两句话不和就闹离婚,看看现在的女孩还有多少能忍受男方的一点点委屈,时下的年轻人,还有多少像父母亲那一代一样,忠于婚姻,忠于爱情。



文字:石志新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