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8510528811 广告:18510528811

皇帝不喜文绉绉

2023-03-20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古代的皇帝究竟是怎么和朝臣沟通的?他们的实际对话,是像影视剧中那般通俗化、生活化,还是如史书记载般“文绉绉”的呢?


  反感拽文采大业十四年(618年),野心勃勃的宇文化及发动江都政变,弑杀隋炀帝。他先是拥立秦王杨俊之子杨浩为傀儡皇帝,后来自立为帝,国号“许”。《隋书》中记载,一天,另一割据势力首领“魏公”李密和宇文化及隔水谈判。


  李密慷慨陈词,先是炮轰宇文化及的背主行为,又苦口婆心劝降:卿父兄子弟并受隋室厚恩,富贵累世……岂容主上失德,不能死谏,反因众叛,躬行杀虐……奈何宇文化及根本不接招,还觉得他说话半天说不到重点:“与尔论相杀事,何须作书语邪!”和你说生杀大事呢,为什么要说文言文!


  再比如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赵匡胤出身“行伍”,本就是个粗人。他虽然非常尊重读书人,但也不喜欢动辄之乎者也。根据《湘山野录》记载,有一次,宋太祖和共同打江山的“好兄弟”赵普登朱雀门,看见门额上题“朱雀之门”,便问赵普为什么不只写“朱雀门”,又问那个“之”字到底有什么用。在赵普回复说是“语气助词”后,太祖忍不住出言嘲讽:“‘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赵匡胤喜欢自然的口语,甚至大胆地把口语写进最注重风雅的诗词里。有一次,他与大臣月下饮酒,出韵“些子儿”让臣子们赋诗。这个“些子儿”,就是一个相当口语化的词,大意就是“一点儿”。这“刁钻”的要求差点难住了一众大臣,还好在场有个叫卢多逊的学士脑子转得够快,作了一首符合要求的七绝:太液池边看月时,好风吹动万年枝。谁家玉匣开新镜,露出清光些子儿。他巧妙地用“清光些子儿”来形容月光的朦胧之美,既新奇又不乏韵味,才避免引得“龙颜大怒”。这个机智的卢多逊,后来扶摇直上,官拜宰相。


  满嘴大白话第三位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物,即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也颇反感文人的酸文假醋,哪怕和孔子的后裔对话,也是满嘴大白话。


  这个故事说来话长:从宋代开始,孔子的嫡长子孙都会世袭封号“衍圣公”。元仁宗时期,有人举报那一届“衍圣公”并非孔子嫡系后裔,朝廷便重新定了一个叫孔思晦的孔子北宗长支后人替代。原本只是一个九品小官的孔思晦这下一步登天,因此对元仁宗感激涕零。结果他儿子孔克坚袭封之后,大元被灭了,恩人也没了。所以在接到朱元璋传唤时,孔克坚满肚子情绪,回来后记录这段对话时,也没想着替朱元璋修饰一下,就此留下了一段“原汁原味”的宝贵资料:上曰:“老秀才,近前来,您多少年纪也?”臣对曰:“五十三岁。”上曰:“我看您是个有福快活的人,不委付您勾当,您常常写书与您的孩儿,我看他资质也温厚,是成家的人。您祖宗留下三纲五常垂宪万世的好法度,您家里不读书是不守您祖宗法度,如何中用?您老也常写书教训者,休怠惰了。于我朝代里,您家里再出一个好人呵不好?”


  书信口语化看到这里,有人可能要问了:这几位皇帝基本全是大老粗,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文化”才不文绉绉呢?其实不然。唐太宗李世民出征高句丽时,曾与儿子李治商量好要多互通书信。但有一次,唐太宗都收到奏表两次了,却还没有看到李治的来信,这可把他急坏了。好不容易收到信,他立马回了一封《两度帖》给儿子: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时间忽得奴手书,报娘子患,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后,但头风发,信便即报。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报。


  大概意思就是:稚奴(李治的小名)你怎么那么久才写信啊,爸爸我担心死了;直到收到你的信息,我才能松一口气,就好像死而复生一样。今后如果你头风发作一定要立马写信告诉我,爸爸我如果生病了也一定会一一告诉你。虽然今天读来更像是文言文,但在当时已经非常口语化了,毫无保留地展现了李世民的爱子之心。



文字:石决明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