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太后爱慕一位年轻将军,疯狂追求而不可得,竟然把将军逼得造反叛逃敌国……这样的奇事,就发生在北魏太后胡仙真身上。
靠宣传入宫胡仙真出生在安定郡临泾县。彼时,她的母亲皇甫氏看见卧房内红光四射,不知是何征兆。京兆山北县善于卜卦相面的赵胡对她的父亲胡国珍说:此乃吉兆,令爱有大贵的相貌,将来要成为天地之母。在那个佛教盛行的时代,胡仙真有一位善谈佛理的姑姑。姑姑多次进入宫廷讲授佛经,在对帝王后妃大谈因果、宣扬佛法的同时,不遗余力地推荐自己有一个侄女,容貌美丽,德才兼备,是个世间少有的妙人。百闻不如一见,北魏宣武帝听的次数多了,便将胡仙真召进后宫做了承华世妇。
皇帝为她违祖制彼时的北魏政权,奉行开国君主道武帝定下的“子贵母死”制度。这一制度令后宫诸妃嫔相互祈祷,愿生诸王、公主,不愿生太子。新来的胡仙真,却发出宣言:“天子岂可独无儿子,何缘畏一身之死而令皇家不育冢嫡乎?”510年,胡仙真在宣光殿生下皇子元诩,被升为九嫔之一的充华。
宣武帝对元诩爱若至宝,特别另选乳母、保姆,在别的宫室里精心抚养他。512年十月,元诩被立为皇太子。拜她仁慈的丈夫宣武帝元恪的网开一面,也多亏朝中大臣刘腾、崔光,和于皇后兄弟于忠的鼎力相助,胡仙真没有被遵照旧制赐死,反而晋封为贵嫔。515年,宣武帝去世,元诩继位,是为孝明帝。他尊宣武帝的皇后高英为皇太后,尊胡仙真为皇太妃。然而胡仙真却逼迫皇太后高英到瑶光寺出家,并诛杀高英手握重权的伯父高肇。最后,胡仙真被尊为万人之上的皇太后。
将军被逼叛逃起先,胡仙真是有过清明、强盛的执政记录的。她亲自处理纷繁事务,亲笔批阅公文,在西林园法流堂弯弓射箭,奖惩侍臣,下令造申讼车,接受投诉的冤情,在朝堂上亲自策试孝廉秀才、州郡上计簿的官吏,废除各种不合礼制的祭祀……只是最后,她曾经有过的热血,有过的壮志,都在极端皇权里被逐渐腐蚀。她纵情声色,淫乱宫闱,变得为天下人所不齿。
当时,帝国年轻的将军杨白花武艺出众,英俊潇洒,守寡孀居的胡仙真对其一见钟情,强权逼迫之下的将军不肯就范,最后竟率部逃奔到南方的梁朝,改名杨华。几百年后,大唐文豪柳宗元,感叹这段感情,作诗说:杨白花,风吹渡江水。坐令宫树无颜色,摇荡春光千万里。茫茫晓日下长秋,哀歌未断城鸦起。
不知胡仙真是否真的这样热烈地爱过、渴求过,但终不能得。她扭曲的心愈加疯狂,从此以后,她无所谓廉耻,无所谓善恶,无所谓伦理纲常。直到最后,权力与情欲将她变成毒杀自己亲生儿子的恶魔。她亡了家,也亡了这个帝国。528年,她被人沉入黄河。犹记得许多年前,她是意气风发的太后,那时候她还年轻,还有一颗鲜活饱满的真心去爱一个人。她勇敢热烈地为一个将军写下的情诗,如同一封昭示千古的情书。
文字:月下婵娟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