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愿给儿女添麻烦、不愿到大城市楼房里“坐牢”的婆婆,终于在公公下葬后的第二天,蓬乱着白发,跟我们到1000公里外的城市天津“享清福”,成了处处有家处处客的飘蓬。那年,她已经87岁了。
先生经常出差,我的工作一般从下午开始,深夜12点回来是常态。好容易请到一位钟点工,以便我们上班时能照顾婆婆,这个节俭了一辈子的老太太却急了:“你们这是逼我待不住!我有口干粮有口水就好,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得留给大孙子买房子娶媳妇!”我只好每天下午5点放下手头工作,买好饭菜,打车从单位赶回家里,再急忙打车赶回单位。
在儿子家里好好过日子,少拖累儿女——婆婆总是这样想。但陌生的城市,还有那些智能电器,却让她处处碰壁。有天我深夜下班却见家里黑着,婆婆闻声拄着拐杖挪出卧室,赧颜道:“真是老了,想用电饭锅做饭,内胆忘放进去就倒水了。”原来是跳闸了。我安抚她“人没事就好”,她却非要塞给我一个包了钱的手绢,“这家里东西都贵,我有几百块钱,也不知够不够买个新的?”我几次劝慰,她还是心事重重,从此再不敢尝试做饭的事情。
挫败婆婆的,还有那融不进的人群。有时陪婆婆下楼坐坐,看小区里那些嬉闹的孩子。小区里有不少从外地来带孙辈的老人,但婆婆搭上话,人家听不懂她的方言,她也听不懂别人的方言。
我并不是婆婆可心的儿媳,但每年回家乡过春节,她还是早早为我们备下厚厚的新棉被;当年为了带小孙子,她也是二话不说就跟着我们来了天津。现在,多了同一屋檐下的朝夕相伴,婆婆说出的话也更暖:“我当不了自己身体的家了,万一一口气上不来,你也没个亲邻能帮把手,还是送我回老家安心。”
生如飘蓬,却饱满无愧。如今,婆婆这朵飘蓬已魂归故里,轻轻落进故乡大地温暖的怀抱。
文字:张 振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