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文献记载,“天下第一廉”于成龙的仕途之路,源于永宁,志于稷山,政于罗城。果真如此吗?
顺治十八年(1661年),已经45岁的于成龙入京参加选官。按照当时的惯例,吏部负责官员把相关职位写成签条并密封,让候选者随机抽取。于成龙抽中的职位是县令,但地点在广西罗城。这只能说是一个下下签,因为罗城县在当时并入清朝版图才一年多,其间朝廷曾派过两任知县,一位被杀,一位弃官逃走。
于成龙从老家永宁县一路南行,不久来到晋南的稷山县。于成龙前往广西,不一定非从稷山县经过,他是专程来稷山看望老朋友武祗遹的。武祗遹是他在太原“三立书院”游学四年时期的同学。他俩志向相投,经常在一起探讨时局与诗文。
老朋友见面,亲热间无话不谈,武祗遹叹息说:“广西为官不易,你还要三思啊!”根据武祗遹的记载,当时于成龙“毅然”说了这么一段名言:“我辈虽无科第身份,上古之皋、夔、稷、契,岂尽科目中人耶?我此行决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四字。子素知我于莲池书院者,敢为子质言无隐。”这段话一直被后世认为是于成龙在稷山县发表的“上任名言”,也可以说是“从政誓言”。
武祗遹在于成龙去世后撰写的回忆文章《跋于山奏牍后》,明确指出于成龙在上任途中到了稷山武宅,当着武祗遹的面亲口说了这段话。
于成龙讲得那段名言解读过来就是:“我们这些人,虽然没有通过科举,考上举人进士,但上古时代的皋、夔、稷、契等大贤臣,难道都是进士出身不成?我这番出仕,绝不是为了一家人的温饱和富贵,我发誓要不昧‘天理良心’四个字。在太原莲池东书院读书时,你就知道我的理想,所以今天我敢对你说心里话。”于成龙临行前,见到武祗遹宅中花池开着生机勃勃坚硬挺直的鸡冠花,感慨万千,提笔写下一首借物言志的《鸡冠花》:“亭亭赤帻岸台端,傲出风霜不自寒。要识朝阳凭一唱,扶桑高捧海澜安。”
怀着豪情万丈的于成龙赶到罗城,也不由得傻了眼。城里十室九空,仅存6户人家、草屋十余间,满目荒芜,残破不堪。县衙就是茅草搭建的三间堂屋,连大门都没有,简陋如农舍。
过了很久,稷山的老同学武祗遹收到于成龙的一封信,信中写道,来到罗城没过多久,跟随来的五个仆人,三个染疫疠而死,剩下二人也告归而去,现在只剩下他于成龙孤身一人。信中描述自己的状态说:“唯余一身,生死莫能自主。夜枕刀一口,床头贮枪二杆,为护身符。”
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于成龙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他从维护社会治安做起,采用历史上著名的“保甲法”,根治了盗匪横行的现象。之后是鼓励农民恢复农业生产,他经常下乡视察,谁家的田种得好,他就题一个匾,写一副对联,表扬一番;看谁家偷懒不耕种,就动员左邻右舍去好言劝告。没几年的工夫,荒芜的罗城就变得“禾穗被野,牛羊满山”,渐渐地繁荣起来。
从此,于成龙开始了他那一生轰轰烈烈的仕途生涯。从一个贫困之地的县令起家,一步步升迁为皇帝倚重的封疆大吏,于成龙所演绎的传奇故事,倚仗的并非什么背景和奇遇,而是近乎苛刻的廉洁自律,这让他在贪腐之风盛行的清代鹤立鸡群。康熙皇帝称赞于成龙为“天下廉吏第一”,大力表彰,屡次破格提拔,把于成龙树为廉政典型。事实上,于成龙不仅是个廉吏,更是个能臣,绝对无愧于得到的荣誉。
稷山的武祗遹在《跋于山奏牍后》这样赞扬评价了老同学于成龙:“其刚毅自矢,不畏强御,则包孝肃(包拯)也;其精白一心,可对天地,则赵清献(赵抃)也;其安上利下,扶危定倾,则司马温公(司马光)也;易箦之日,仅余竹篓败笥,污衣旧靴,银钱毫无,则海忠介(海瑞)之萧条,棺外无余物,冷落灵前有菜根也!所谓‘言顾行,行顾言’,公之谓也!”武祗遹以四位古名臣为榜样,从四个方面赞扬于成龙,而清廉仅是其中一项。此评价虽不无过誉,但也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