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由郭沫若组织专人编写的《故宫简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革命农民在河南、山东、北京等地发动了反对清王朝的武装起义。在京郊的一支农民军杀进了皇宫,在隆宗门一带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现在隆宗门匾额上还保存着一支当年他们射向阶级敌人的箭头,这是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遗迹。”
发生在100多年前的遗迹如何能保留至今?1978年我担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之后,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从史料记载中知道,教民所用武器仅为短刀,并无弓箭。倒是大批官兵采用了火枪、弓箭等武器。教民既无弓箭,何来匾上箭头?二、事后清理战斗遗迹,必然十分用心,怎能忽略匾额之箭?三、隆宗门是内廷通往外朝西侧的重要通道,人员往来频繁。皇帝每日去慈宁宫问安,必须经隆宗门。如果匾额上有箭头,将近百年能对此熟视无睹?四、自1813年至清朝覆亡,清宫历经大小维修多次,如果匾额上有箭头,怎能会保留不动?五、隆宗门匾上的箭头断损的箭杆略朝上,这说明箭是自上而下射中匾额的。然而隆宗门是座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的建筑。中辟三门,门在内柱处。除自下而上可以射中门上匾额外,自上而下及平射均无可能。
从以上分析可以认定,隆宗门匾额上的箭头被认为是当年“射向阶级敌人的箭头”,应当是个伪命题。据古建工程队的老工人回忆,上世纪50年代初,他们曾清理维修过隆宗门,那时门柱、门扉、门额上留有许多支箭,他们把这些箭都拔掉清理了。至于匾额上的箭头,他们回忆是,拔掉箭后匾额上箭孔较深,因而顺手插上一个箭头,遮盖了箭孔。这也许是箭头位置自上而下的原因吧。根据调研结果,研究室书面报告了院领导,建议以后编写简介或导引时,不再提隆宗门匾上箭头之事。但是隆宗门匾上的箭是何时留下的,至今未有确切结论。
(吴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