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关系上,现实层面讲究门当户对,心理层面呈现关系匹配。伴侣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否匹配,取决于个体自我的人格结构,人格结构的形成则源于养育者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亲密关系的创伤匹配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的父母经常不满足孩子的需求,或是批评孩子、贬低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内心会形成一种挫折的感觉。孩子长大后,就会习惯性地奔着两个方向发展亲密关系,一种是找人来贬低自己,另一种是找人来满足自己。
习惯性找人来贬低自己在很多夫妻关系中会呈现,比如,关系中的一方总是弱势,或呈现受虐倾向。比如,挫折型的父母让孩子长期体验到挫折感,孩子未来可能发展出继续受挫的亲密关系,即挫折性关系。外人看这种夫妻关系时,觉得是失衡的,不匹配的。可是,他们白天吵得一塌糊涂,晚上床头打架,床尾夫妻生活还和谐。他们的孩子最初可能特别震惊,觉得妈妈受到欺负,孩子想站在弱者这一方,结果第二天父母又和好了。这样的关系可以维持很长时间,这就是亲密关系中的创伤性匹配。
第二种方向是个体在父母身上没有得到满足,总是经历挫折,于是就去找一个人来满足自己。静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成长,父母总贬低她是个女孩,她在家里从没有得到好的对待。虽然她长得漂亮,但她从不认为自己好看。她丈夫从大学开始就一直追求她,对她特别呵护。她不敢相信,一度怀疑这不是真的,自己是不是配得上。公婆对她也非常好,感受到丈夫家庭的温暖和照顾,她的人格结构就受到影响,对自己的认知和对人生的看法也发生改变,体验到原来是可以有好的亲密关系。
这种关系叫兴奋性关系。她渴望得到爱,并且也得到很多爱,挫折性关系变成兴奋性关系。为什么丈夫能持续地给她那么多的爱与照顾呢?也许丈夫在自己家里得到太多爱,内心的爱盛得太多太满,要把爱转出去。他对妻子的爱,一部分来自爱情,一部分来自原生家庭的爱,盛满了,他一定要找个人转接,而他们的夫妻关系正好匹配上。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夫妻亲密关系的匹配,是依据各自父母亲与他们的关系所产生的人格结构而匹配的。精神分析师费尔贝恩认为,孩子与养育者之间的关系,是人格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人格结构成熟的孩子拥有一个中心自我,中心自我对应理想客体。如果父母的养育是孩子所需要的,就成为孩子的理想客体。孩子就依照这个模型发展出成熟、安全、稳定的亲密关系。如果父母照顾不恰当,孩子内心形成兴奋性客体或挫折性客体。
兴奋性客体
什么是兴奋性客体?这是费尔贝恩提出的一个概念,也就是父母总是不恰当、错误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比如,孩子睡着时,父母把孩子逗醒和孩子玩;孩子吃饱后,还跟孩子说多吃几口。久而久之,孩子变得不易入睡或吃得很多,心中有个总来喂自己、逗自己的父母,于是总处于亢奋状态,欲望特别强,严重时甚至会变得躁狂。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会变得特别贪婪,想吃、想买、想要周围环境所有东西。他以后在亲密关系中发展成兴奋性的伴侣。一个不断索要,一个拼命满足。
有一对夫妻,丈夫很喜欢做美食,但他自己不吃,看着妻子吃就心满意足。而另一位朋友食欲非常好,婚后,每当她想吃东西,就让丈夫一起吃。丈夫很爱她,总是陪她吃,最后吃成一个胖子。这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妻子内心存在一个兴奋性客体,她父母可能对她有特别多的要求。
这里的兴奋,不仅仅是给吃的、给用的,还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满足和兴奋度,不是以孩子为基础,而是以自己的喜好为标杆。父母自己的这种兴奋,激活了孩子的兴奋。那么,孩子在今后的亲密关系中,也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叫兴奋性自我。可以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有的人吃东西停不下来,没过多久又想吃。有的人不停地买,买来的东西可能都用不着,但还继续买。对于他们来说,其实买什么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买东西的欲望停不下来。因此,兴奋性自我的特点就是不能消退、无法消退。
在兴奋性的伴侣关系中,一方贪婪地要,一方拼命地给,两者恰好构成一对匹配的亲密关系。由此可见,我们不能简单地说那些疯狂买买买的人就是拜金,也许Ta正在满足那个给给给的人想成为兴奋性客体的内心想法。
挫折性客体
跟兴奋性客体相反的,是挫折性客体。父母总不理孩子,无论孩子提什么需求,都不满足,甚至贬低、打骂。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内心充满各种不被允许、不能获得和不满意感。费尔贝恩把这类关系称为挫折性关系,父母就是孩子的挫折性客体。孩子的内心就形成一种挫折性自我,总是觉得自己是不配的,是不该得到的,是不够资格、没有价值的。
有位来访者,我给他倒了杯茶,但他没喝。多次治疗后,他告诉我,他觉得自己不配,要是他喝了茶,就是对治疗师的不尊重。这就是挫折性自我在关系中的呈现。如果一个人内心充满挫折性客体,以后的伴侣关系中可能会出现两种状态。
首先是自我贬低。在亲密关系中,对方无论怎么去贬低、压榨Ta,Ta都逆来顺受。这就是小时候形成的熟悉的关系模式,Ta觉得这样才是对的、熟悉的、配得的,这也是一种“不安全的安全”,听到贬低指责自己的声音,Ta才会觉得安全和熟悉的。挫折性亲密关系中经常出现特别不对等的状态,外人看起来,是不应该有的状态。可是他们的关系能够一直持续下去,相互配合得很好。
除了自我贬低,挫折性亲密关系中可能发展出“没事找抽”的状态。Ta遇到一个不想打压、指责Ta的伴侣,可能因为不习惯,会出现各种“作”,诱发对方生气和自己吵,以此找到熟悉的味道。夫妻彼此之间爱的渴望,可能也会被恨和拒绝所掩盖,导致今后亲密关系中总是充满战争和硝烟。
原生家庭关系不好的人,内心想找一个好的关系,但总不知不觉又找到一个和原生家庭关系模式类似的人。如果个体总是带着原生家庭的痕迹,就很难形成新的核心家庭。双方的自我并没有在关系中得到成长。很多夫妻或情侣之间闹分手,彼此折磨,施虐受虐,都是原生家庭关系的重复。
因此,问题在于你是不是能够真正地觉察到你的关系是有问题的,你有没有决心去看到它、改变它。(作者系首批国家注册心理督导师)
文字:施琪嘉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