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8510528811 广告:18510528811

青少年要警惕特发性脊柱侧凸 高发或与不良坐姿、缺乏运动、书包过重等有关

2023-05-10 来源:科技日报

  脊柱畸形是脊柱在三维平面中的畸形,脊柱侧凸属于脊柱畸形的一种。目前,脊柱畸形的病因尚不明确,80%的患者无法获得病因解释。据统计,目前,我国脊柱侧凸患者超过300万人,并以每年30万个新发病例的速度递增,其中超过半数为青少年。脊柱侧凸已成为继肥胖症、近视之后,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特发性脊柱侧凸好发期为10到18岁


  脊柱侧凸主要包括特发性脊柱侧凸、先天性脊柱侧凸和综合征性脊柱侧凸等。


  “综合征性脊柱侧凸虽然种类繁多,但基本上属于罕见病,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特发性脊柱侧凸。”在日前召开的第721次香山科学会议“脊柱畸形预防与诊治关键科学技术”学术讨论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邱贵兴说。


  特发性脊柱侧凸是脊柱畸形中最常见的类型,占脊柱畸形患者的75%左右,患者多在10岁到18岁之间发病,目前病因不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赵宇认为,虽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具体病因目前还不明确,但与我国青少年坐姿不正确、缺乏运动,以及书包负荷过重等不无关系。


  长期从事脊柱侧凸检测和康复研究的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刘晓民发现,绝大多数脊柱侧凸患者均存在肌骨结构失衡或运动功能不对称。他认为,肌骨结构失衡可能是脊柱侧凸的一个重要诱因。“姿势是通过有张力的肌肉系统来完成的,当肌肉系统发育不协调时就会出现肌力不平衡,青少年若长期保持不良坐姿,可能会加剧这种肌力不平衡。”刘晓民介绍。


新兴技术助力脊柱侧凸诊治水平提高


  “脊柱畸形不仅影响患者的形体和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心血管系统紊乱、神经压迫等严重并发症。”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教授说。


  由于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出生时无明显的椎体畸形等异常,发病时间又多在青春期,因此多位专家建议,学校应当加强对中小学学生脊柱畸形知识的科学普及和体检工作,尤其是在特发性脊柱侧凸好发的10到18岁期间,增加体检频率。


  邱贵兴指出,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实现脊柱侧凸的早筛早诊。


  例如,研发新型脊柱侧凸电子筛查工具,进行脊柱动态平衡评估系统的研发和转化,可以实现对青少年的大规模筛查。借助人工智能,可以建立多模型信息融合的脊柱侧凸动态模型,对青少年脊柱侧凸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脊柱侧凸的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定期观察、支具治疗、运动治疗、按摩推拿等。支具治疗是保守治疗中效果最确切、最常用的治疗方式。长期稳定地佩戴矫形支具可以有效延缓脊柱侧凸进展,甚至可以降低手术治疗的发生率。但是传统的支具存在矫形粗糙、调节困难、穿戴笨重、无法监测矫形有效性等不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为弥补传统支具的不足,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支具,该支具可以随着患者的生长发育进行调节,发挥更精细的矫形作用。未来,智能支具技术有望把矫形进行量化,获得更好的矫形方案、矫形预期,甚至可以智能监测矫形效果。


  手术也是治疗脊柱侧凸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发病年龄小于10岁的早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其脊柱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如果对患儿脊柱进行内固定会导致术后脊柱无法生长发育。为此,1962年,生长棒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但接受该技术治疗的患者仍面临多次住院、全麻手术打开切口,以及一些目前难以完全避免的并发症,如切口感染、断棒、锚定失败等。为纠正传统生长棒的劣势,近年来,业界提出了磁力生长棒的概念,并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工程科技在治疗脊柱畸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出现和成熟,脊柱手术机器人已成为目前骨科手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邱贵兴说。


文字:罗朝淑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