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堂弟家玩,走到门口就听到他和弟媳在吵架。我赶紧推开门,劝两人别吵了。这时侄女玉溪从房间走出来,悄悄对我说:“让他俩吵吧,没事的,过一会儿就好了。”
弟媳见我来了,便不再恋战,转而跟我吐槽堂弟。我一听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没有原则性的问题。待弟媳冷静下来后,我劝弟媳:“两口子吵架属于正常现象,但以后尽量避开孩子。父母当着孩子面吵架,会给孩子留下阴影,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弟媳也同意我的观点,她说:“小时候我爸妈一吵架,我就害怕,总担心他们会离婚,不要我了。我一直以为爸妈之间没有感情,直到25岁那年,我爸生病住院,病情不大乐观,医生让我们做好思想准备。我妈瞬间泪崩,对我们姊妹说,‘你们都已成家,不用我管了,你爸若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幸亏后来我爸病愈。我小时候不知道父母感情这么深厚,若早知道,我才不害怕他们吵架呢。”
“后知后觉”的经验,弟媳用在了育儿上。当玉溪开始懂事时,她就告诉孩子:“爸妈都是急脾气,在一起生活,难免会吵架,但吵归吵,吵完还是好朋友。我们吵架时,为了气对方会说出一些难听话儿,但只是气话,并非实话,所以你不要害怕,我们不会离婚的,即便嘴上说离婚,也不会离婚的。若吵架时,忍不住说了离婚的话,就得罚款100元,交给你,你可以随便花。”
后来,在吵架的“实践”中,玉溪所收的“吵架罚款”越来越细化:爸妈吵架当天和好,不罚款;爸妈吵架隔天才说话,罚款100元,超过一天,罚款加倍;爸妈吵架,一方摔东西,罚款200元;爸妈吵架,骂对方父母,罚款1万元;爸妈吵架,一方动手打人,罚到倾家荡产……我看着弟媳和堂弟的吵架罚款明细,忍不住笑了,问玉溪到现在收了多少罚款?玉溪笑着说:“我弟弟没出生时,我收了400元,我弟弟出生后,收的罚款我俩对半分。但他俩现在越来越抠门了,吵架越来越文明,而且基本上吵完当天就和好了。我和弟弟一毛钱也收不到,只好改变策略,他俩吵一次架罚款20元,算是补偿给我们的‘噪音费’。”
让孩子得点儿父母的“吵架红利”,既让吵架喜剧化了,也从侧面让孩子对父母吵架进行监督。父母在孩子眼皮底下,在“健康”的状态下进行负面情绪的释放,这种架也吵得坦坦荡荡。
文字:马海霞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