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红楼对我来说是思想的灯塔和精神的坐标,我想成为红色故事有温度的传播者、分享者、讲述者,为更多人提供更大的精神力量。”北京神舟国旅灯市口门市经理刘小忠说。
已经从事旅游行业近20年的刘小忠2019年10月第一次走进北大红楼,从此便与其结下不解之缘。近几年,他和团队走访旧址群、研究场馆讲解词、开发红色主题骑行线路,身体力行地传播红色文化,让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让讲解内容更充盈
北大红楼曾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也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阵地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共有59间展厅和6处旧址复原,展出了958张照片、1357件文物。在刘小忠看来,走进北大红楼就仿佛进入了历史的长廊。“第一次来这里,我仿佛感觉到每一个房间的背后都有一段用血与泪谱成的曲子,并透过每一扇门缓缓地流淌。”
红色历史是丰富鲜活的,但是要把其中的精华与内涵讲好,让大众对红色文化理解得更为深入并非易事。这也是刘小忠一直在努力做的事。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把这段时期背后的历史掌握清楚,把相关史实牢记在脑海里、融化在血液中。”刘小忠说。讲解时,刘小忠总会背着一个双肩包,包里装的都是和红楼相关的资料。其中有一本相册,全是与红楼有关的人物照片,翻到任何一页他都能说出这个人的姓名和他当时的故事。如果不是把这些人和事烂熟于心,是很难做到的。
为了深入了解北大红楼展出的某一幅照片、某一件文物、某一段文字的背景和出处,刘小忠专门到北京市档案馆、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和档案,从档案中查找和展厅相关的图片,并进行资料搜集补充,最终把照片冲洗出来装成图册,讲解时便可据此将一个个历史事件串珠成链给观众讲解清楚。
“每个看似很小的细节其实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回忆,不同展厅的人物之间也都是有关联的,这些我都会一点点整理出来,这样对北大红楼整体历史讲解的脉络就更清晰了。”刘小忠笑称有一段时间,自己“不是在北大红楼看展,就是在去的路上。”
2021年,刘小忠和团队入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第二批“导游重点团队建设项目”。为此,他们也花费了更多时间和心思在北大红楼及其旧址群的研究和红色产品的设计上,实地走访了北大二院、北京李大钊故居、《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京报馆旧址、赵家楼旧址等北京市70%的红色场馆和旧址群,拍摄了上万张图片。“我们希望融入更多展厅之外的背景内容,让产品设计能够更加深入和系统化,把更多有温度的故事分享给观众。”
从第一次到北大红楼参观至今,刘小忠已经采集了2300余张图片,整理了20多万字的讲解素材,做到了对北大红楼的“瑰宝”如数家珍,为客人提供的讲解内容也愈发丰富。“观众随便挑出某张照片,我都能讲出其背后的主题和故事。”
让传播方式更鲜活
“他从被捕到就义只有短短22天,还拒绝了同仁的劫狱请求。面对酷刑拷问,他甚是从容、毫不惊慌……这个每月能赚300银圆的文化巨擘,给家人留下一块大洋后便匆然离去,他将自己在文字里对国人的谆谆教诲一字一句地亲身兑现……”每当刘小忠在北大红楼第54展厅讲解时都眼噙泪水、饱含深情,该厅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英勇就义时的场景。而这段话则是刘小忠专门为此设计的讲解词。
刘小忠和团队发现,在红色研学产品的研发中,设计好场馆讲解词是关键。“我们把讲解词设计为两个半小时和一个半小时的两个版本,选取的展厅和讲解内容也是有区别的。此外,针对不同的客群讲解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年轻人对故事性强的内容比较感兴趣,老年客群则更关注革命历史。”
穿梭在北大红楼狭长的走廊和回旋的大漆楼梯中,踩在会发出“嘎吱”声的木质地板上,革命前辈的话语如在耳畔回响。“北大红楼就是一个重温党史的课堂,其建筑本身也具有很高的展览价值,可以给人力量。作为旅游从业者,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传播给更多人。”
在讲解过程中,刘小忠总是习惯性地观察观众,了解观众的关注点、兴趣点,尽可能避免枯燥地灌输知识。他的每个手势、站位都经过多次的摸索和设计,都是进行了大量研究的。
而互动讨论、讲故事、朗诵原篇原段也成为刘小忠和团队设计讲解时的常用方法。“我们在活动开始前会向观众推荐一些书,比如《红楼旧址群》《五四运动策源地》《红楼风云人物》《红楼旧址群故事》等,告知其讲解重点,请大家提前‘预习’。这样能帮他们更好地理解,活动结束延伸推荐一些书籍和影视剧作品,帮助观众把红色文化的‘温度’带到日常生活中。做好场馆讲解也是了解红色研学市场重要的方式。”刘小忠说。
让产品设计更多元
如今,刘小忠又和团队开启了北大红楼之外的更多探索。“北大红楼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红色文化带,它周围那些看似寻常的街巷,同样承载和见证着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追求光明的不寻常的历程。我们需要将这些都设计到产品中去。”刘小忠说。
为此,刘小忠和团队将重点放在了红色旅游产品定制上,推出了“重走五四路”“重温觉醒路”两条主题骑行线路,串联起北大红楼、《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北京李大钊故居、福州新馆4个红色场馆。去年,团队举办了30多场活动,吸引了共600多人次参与,形成京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年我们还在策划更多骑行线路,以‘进京赶考’、缅怀革命先烈、红色公园等为主题,把清华园火车站、颐和园益寿堂、香山革命纪念馆、西山无名烈士纪念广场等红色景点都涵盖了进去。”刘小忠介绍,他和团队也在策划外地的红色产品和线路,比如探访红旗渠、谷文昌纪念馆等。
“红色定制游产品尤其需要在体验性和沉浸式体验上做文章。”刘小忠和团队目前已经开始着手策划,将情景式剧本杀和红色产品融合,推出平西情报站项目,设计了将情报分段从山下传到山上、组装发报机、传递情报等环节。“我们在产品设计中融入了多种元素,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社交属性,希望能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谈及未来,刘小忠说:“希望今后能够建设更强大的人才队伍,吸纳更多金牌导游,做强红色品牌,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红色旅游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中来。”他告诉记者,每次活动结束后,自己和团队都会及时进行复盘,研究分析游客满意和不满意的部分,以便产品后续的优化和升级。
眼下,北京正迎来一批又一批的外地游客,而在不少人的旅游攻略中,已经标注出北大红楼这个红色历史坐标系和不少红色景点,这正是刘小忠和团队所期盼的。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