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8510528811 广告:18510528811

探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当代建筑语汇诠释文脉传承

2023-05-31 来源:环球网

image.png


东立面©THAD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是专门负责收集管理明、清两朝及以前各朝代中央机构形成档案的中央级国家档案馆,其前身是1925年10月10日成立的故宫博物院文献部。档案馆新馆坐落在东城区祈年大街,2022年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馆藏明清档案共有77个全宗,总数量1000多万件(册),不仅提供线下预约的查档服务,线上已开放44个全宗档案目录检索,同时上线《清实录》《清会典》2个全文检索数据库,供利用者免费使用。


档案故事揭开历史的记忆


  乾隆皇帝元旦开笔都写了什么?道光皇帝的秘密立储匣是啥样?宫犬宫猫都叫什么名字?清宫元宵节吃什么?清宫秀女的“名片”是啥样……这一切,都能在一件件带有历史温度的档案中找到答案。


image.png


人视图©THAD


  每逢元旦开笔,皇帝在养心殿东暖阁明窗处,设案开笔,先后用朱笔、墨笔写下吉祥祝福的字句,画押封存。一直到这位皇帝去世,他所写的开笔吉字均完整地封存在锦匣内,生前死后都不轻易开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留了乾隆帝亲笔书写的64份元旦开笔。“敷政宁人事惟师古,贤才挺生为邦家光”“万象更新,三阳启泰,和气致祥”,呈现了乾隆帝在位60年的心境变化。


image.png


乾隆帝御笔元旦开笔图源: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官网


  妞儿、柿子、玉虎、喜豹、桃花、玫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清道光朝犬名册、猫名册上详细记载了宫内所养猫狗的名字和生辰年月。清宫盛行豢养猫、犬等宠物,是后宫休闲娱乐方式之一,宫犬、宫猫每月有“俸银”,由专人负责饮食与调教。


  档案馆收藏的道光帝秘密立储匣,匣中有立储谕旨一份,满汉合书:“皇四子奕詝著立为皇太子。”又汉文书“皇六子奕䜣封为亲王”。内层的包封纸上写有“道光二十六年六月十六日”,并有道光帝的签名。这是现存的唯一由皇帝亲笔书写的帝位传承记录,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image.png


《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图源: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官网


  1998年至2015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清代大金榜、《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等共12项档案分别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和《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历经风雨沧桑,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档案卷帙浩繁,形制各异,最长的舆图档案《金沙江上下两游全图》长度77.4米,最厚的档案玉牒厚达近1米,最大的一幅地图拼接完整后有180多平方米,而最小的档案只有一个纸条大小。


image.png


大门上方抽象斗拱造型形成的叠涩©THAD


当代建筑语汇诠释文脉传承


  原来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北京故宫西华门内,由于不满足档案保存、展示需要,2022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由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新馆设计。


image.png


入口铜门©THAD


  档案馆新馆建筑通过简约的竖向构图以及暖色调的石材表面,其中镶嵌篆刻文样的雕刻石材,体现整体气势宏大。建筑设计考虑环境文脉和城市肌理,设置院落让空间富有生气。建筑整体风格舒朗庄重,大度雍容。米黄色洞石纹理细腻,竖立的形象与馆藏文物红、绿头牌有所联想,又仿佛徐徐打开的奏折。


  大门主入口的台阶、斗拱和进入中央大厅轴线,形成纲维有序,礼乐交融空间序列。外立面的明清玉玺纹样雕刻和三交六椀菱花窗纹样,暗合馆藏文物的来源特征。裙房转角部位神似御书房的大片书架,表达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自身独特的文化气息。


image.png


image.png


玉玺的印迹通过石材浮雕呈现(从左至右为玉玺印章、CAD图、模型、上墙最终效果)©THAD


  “就像建筑石材上的玉玺图案,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我们借鉴了一些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策划与设计分院副院长张红在采访时介绍,建筑外立面的24枚玉玺纹样雕刻,体现着档案馆与明清档案的历史渊源。


  她进一步介绍,新馆设计面临着档案文物保护挑战大、档案馆复合利用困难大、规划限制与复杂需求结合难、可持续运营要求高等技术难点,设计师们攻破了一个个的工作难题。比如,针对档案文物保护,解决办法是分门别类为不同文物提供不同展示与保存的环境;为了强化档案馆的复合利用,在保障内部功能的独立安全的同时,兼顾对周边社区和市民日常使用的开放,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藏品的保护,利用展藏结合形成新的互动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认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的设计,是在北京老城区完成高密度建设的一次理性的科学的设计方法论的尝试,也是在这类文化建筑设计中探索用当代建筑语汇,表达历史文化传承和内涵的一次有益尝试。”


文字:张嘉玉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