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是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五个具体目标之一。
学思想见行动,湖北省委将深化“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作为落实“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湖北特色举措,聚焦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在主题教育中持续提升百姓满意度获得感。
今年4月,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通知以来,湖北省各地各单位行动快、措施实,发现并解决了一批民生问题,深化实践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广大群众从主题教育中切切实实看到新变化、得到真实惠。
深入调研察民情,脚板丈量听民意
为民办实事、让人民群众满意,离不开对民情的深入了解。
湖北省“四大家”领导以上率下,深入流域综合治理片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共同缔造联系点等开展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在武汉,百支政法先锋队、千余名政法先锋下沉100个村湾,重点开展了解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治安巡逻防控等工作,吹响乡村治理政法“冲锋号”。
在宜昌,深化推进市县“四大家”领导班子成员“六必到”:必到流域综合治理片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党支部工作和共同缔造、乡村振兴联系点。市县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三必访”,即必访所联系的村(社区)、企业、基层单位;广大党员干部做实“双报到、双报告”,多渠道、多领域倾听群众呼声。
在襄阳,党员干部深入园区、企业、车间一线,全面开展“我为民企跑贷款、跑订单、解难题”“两跑一解”活动,因企制宜制定帮扶措施,为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解难题、破困局,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截至5月中旬,市县和省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下基层收集问题1.1万多个,其中民生问题六千多个,立行立办解决三千多个。
共同缔造办实事,真心真情解民忧
“路修通了”“找到工作了”“住上新房子了”“环境变好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各单位结合大兴调查研究,立足自身职能优势,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愁心事、烦心事,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盼。
独居老人摔倒了,按下1号呼叫器,塆长马上来到家里帮忙……作为湖北省14个深化共同缔造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市之一,麻城结合深化实践活动,创新体制机制,组建村组干部、党员及“五师九员”等塆长队伍,利用“一键即呼、一呼即应”的大数据平台,及时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深受群众欢迎。
在枣阳,党员干部以“三张清单”为抓手,企业烦心事合力办,今年以来为135家企业兑现奖励资金925.41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群众操心事重点办,推行医保移动支付服务,打造“智慧医疗”,既省去群众排队时间,又提高了医保结算效率;基层关心事盯着办,推进资源、服务、平台“三下沉”,向镇村下放事项315项,让基层有能力、有资源更好为民服务。
在校园,各高校书记、校(院)长以及校领导班子成员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广泛开展企业走访,持续开展“高校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湖北省高校累计走访用人单位6000余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有效岗位28.41万个。
长效常态抓落实,“民生所盼”变“民生所赞”
聚焦群众衣食住行、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等难题,通过一件件民生小事的办成,湖北省探索形成了一批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社情民意的经验做法。
在崇阳县,针对农村集体事、社区治理事、企业困难事、个别特殊事,有事大家评议,形成“湾子夜话”“星空夜话”“政企夜话”“农家夜话”四个“夜话”,对服务对象、活动内容、开展形式进行覆盖、延伸,深入村湾屋场、社区街巷、工厂车间、农家庭院,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脚路”。
在随州,打造“逢四说事”工作链,让群众说出心事,为群众解好难事,请群众共同评事,说“通”了社情民意、说“开”了群众关切、说“实”了民主自治,用为民办事的成效取信于民。
拜群众为师,把群众当亲人,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
湖北省广大党员干部把在开展主题教育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真正把“民生所盼”变成“民生所赞”。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