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为自己“社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如今在大城市中,人们被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住所,工作地点,还是日常的生活圈和轨迹,我们都是以个体的身份去跟别人交流、建立联系。而现代社会的不断加速,使得每个人疲于奔命,很少能够真正去深入了解跟我们建立联系的人。
正是这种高度的不确定性,使得我们无时无刻不背负着沉重的社交负担。我们需要为自己披上一层层面具,去适应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展现出不同的“人设”……久而久之,“社交”就会成为一件苦差事。可以说,每一个“社恐”的人,并非不需要社交,只是不喜欢消耗大量资源,去建立各种“人设”。
实际上,社交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个“有或无”的问题,而是一个程度多少的问题。每个人需要的社交额度是不同的。有些人精力充沛,喜欢不断认识新朋友、接触陌生人;有些人则喜欢少而精的社交,他们有三两好友,能够偶尔交流近况就足够了。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社交是否合适呢?
你可以做一下统计,当你独处的时候,你是感到很舒服、很自在,还是感到寂寞,想跟别人交流?如果绝大多数时候是前者,那就意味着你的社交状态是适合的,不需要额外的社交;如果后者的情况占到1/3以上,那么可能说明,你有一点缺乏社交,需要想办法去做出改变。
很多人会以为:社交就是要成群结伴、呼朋唤友,要一群人在一起;很多文章也会把“一个人如何如何”作为一种可怜的标志,比如: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娱乐,一个人去医院看病……但真的是如此吗?其实不是的。
有研究表明:有意选择的独处可以获得宁静和恢复活力,但被迫的社交隔离会引发大脑的抗拒。
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交?
很多人对社交的理解是“价值交换”,认为社交的基点是利益,社交的本质就是双方互相交换利益、互相创造价值。不得不说,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受现代人青睐的观点,但是过于缺乏人情味。我更愿意将“社交的本质”定义为:寻找到跟你同频的人,建立起你跟这个世界的联系。
总有一些场景,有一些人,你在他们面前,会感到如鱼得水,你可以自然地、从容地展示自己——这就是最适合你的社交。我将其称为“同频”。
也许好的社交,可以考量“会带来什么利益”“能获取什么价值”,但找到能够跟自己同频的人,聚拢一批跟自己认知水平相似、审美品位相同、志趣喜好相近的人,能够彼此交心,互相探讨,所带来的愉悦感和幸福感,会远远高于前者。它会令你感到,自己真真切切跟这个世界紧密相连,你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文字:秦 朔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