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几件素三彩的鸭型香薰在景德镇御窑厂烧制成型,但却无缘“进宫面圣”而被打碎掩埋地下。500余年后,这只“香薰鸭”不仅重见天日,在故宫博物院“走一遭”,还将成为江西景德镇御窑博物院的“形象代言人”。
景德镇御窑厂又称御器厂,于明初成立,是一座专门为宫廷烧制瓷器的皇家瓷厂。由于御窑厂严苛的瓷器挑选及管理制度,烧成的瑕疵品或落选品为避免流入民间,需打碎埋于地下,这使得御窑厂地下埋藏着数以千万计的碎瓷片。
6月19日,江西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内展示的青花碎片。
数百年后,正是这些碎片给后人留下线索,以解密御窑往事。多年来,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联合多家考古单位对御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数以千万计的御窑瓷片焕发新生机。在成吨的碎片中,有上千块碎片属于明成化素三彩鸭型香薰。
“这件鸭型香薰设计与工艺都十分精巧,且不论是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甚至在私人收藏中都从未见传世。”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表示,御窑遗址前后出土了上千片鸭型香薰碎片,目前总共修复完成了六件,其中一件还送去了故宫博物院进行修复,圆了“香薰鸭”的“进宫梦”。
6月19日,江西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内修复好的明成化素三彩鸭型香薰。
为何当年这件器物没能呈至御前?御窑博物院修复部负责人江小民告诉记者,这件鸭型香薰分为两节,上部为盖,下部放香料,颈部与腹部中空。“我们发现,香料在燃烧时由于空气不够就会慢慢熄灭,这或许在当时是个试验品,没能烧制成功。”
明清两代是青花瓷的全盛时期,除了“香薰鸭”的碎片,在御窑厂底下成吨的碎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青花碎片。瓷片无声,却记载了一段东西方文明交流史。
“在蒙元时期,西亚与东亚的商贸已经打通,一种名为‘苏麻离青’的颜料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后演变成现在的青花料。”翁彦俊表示,景德镇的青白瓷与苏麻离青“碰撞”后,产生了令人惊艳的青花瓷。
翁彦俊称,青花瓷的持续流行得益于明初官方进行的朝贡贸易。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活动将包括瓷器在内的中国货物远销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等30余个国家及地区,开辟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
据了解,御窑厂除了给宫廷提供瓷器以外,还定制了许多外交礼品,在明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了大量极具中东伊斯兰风格的器物。在御窑博物馆内展陈的青花伊斯兰式轮花纹绶带耳葫芦扁瓶修复件便是见证。
6月19日,江西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内展示的青花伊斯兰式轮花纹绶带耳葫芦扁瓶修复件。
“这个扁瓶是一件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翁彦俊介绍说,扁瓶的造型是仿西亚地区的金属器以及皮具来做的,耳上绘折枝花,口部绘缠枝菊,主题纹饰也来源于阿拉伯地区。
这些曾被掩埋地下、未能走出御窑厂大门的碎瓷片,如今通过考古的方式“重获新生”。翁彦俊表示,除了修复部分瓷片外,御窑博物院还将瓷片制成标本纳入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共享给更多研究者使用。将成为御窑博物院“形象代言人”的“香薰鸭”,也将拥有自己的表情包、服饰等文创产品。
文字:李韵涵
图片:刘力鑫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