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8510528811 广告:18510528811

二百二十余件(组)文物展现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

2023-08-03 来源:中国文化报

image.png  


展览现场


  中国是世界上古人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从1929年周口店遗址发现北京人第一个头骨化石起至今,我国已有70多处遗址发现了史前人类化石。分布在广袤中华大地上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金牛山人、山顶洞人等诸多古人类化石,连同大量伴生遗存,共同构成了人类演化发展的直接证据。


  近日,“东方故乡——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依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简称“古脊椎所”)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丰富馆藏,通过“物竞天择”“矗立东方”“智慧灵长”“现代之路”4个单元的220余件(组)文物,展现了现近百年来中国在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和古DNA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考古成果表明,中国是东方人类的故乡,同非洲并列为人类起源最早之地。”展览策展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王月前介绍,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一脉相承的文明,超过百万年的人类发展史为我国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发展演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览“矗立东方”部分,以元谋人、蓝田人、泥河湾人、北京人等重要发现,展示了中国直立人的演变形态。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盆地的两枚元谋人牙齿就是该环节的重点展品之一。这两枚牙齿呈铲形,齿冠基部结节显著突起,齿冠和齿根都较为粗壮,在形态特征和测量尺寸方面都与周口店直立人相似。


  展览中,两件郧县人头骨同样令人瞩目。这两件古人类头骨化石是上世纪80年代末在中国湖北省郧县曲远河口学堂梁子发现的。两件头骨受到地层的挤压,形状虽然严重扭曲变形,但都保存有完整的脑颅和基本完整的面颅。据介绍,郧县人的颅容量为1100毫升左右,接近北京猿人的平均值。其头骨既有明显的直立人特征,又具有某些古老型智人的性状。


  中更新世中、晚期到晚更新世早期过渡阶段,欧洲、非洲和亚洲发现了一些体质特征处于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的古老型人类。根据其发现的地点、分布范围或者大体形态特征,这些古人类成员先后被命名为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古老型智人、早期智人、晚期古老型人类或者智人。


  “中国境内古老型智人的生存时代为距今10万年至30万年,典型代表有金牛山人、大荔人、马坝人、桐梓人、丁村人等。”古脊椎所所长邓涛表示,展览“智慧灵长”部分展现了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智人的发展历程。通过展览,观众可以直观地看到丁村人的3枚牙齿化石与现代人的几乎一样;山顶洞人的复原模型已经看不出鲜明的“古人”特征,其头盖骨也接近现代黄种人。


  经过旧石器时代的经验积累,人类在农业、手工业、家畜饲养等方面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众多新石器时代文化,经济形态从利用天然产物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种植农业、饲养家畜为主的“生产性经济”。邓涛直言:“新石器时代是中国远古时期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的新起点,为中华文明起源奠定了基础。”


  “近10年来,中国古人类学界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先后在周口店田园洞、湖北郧西黄龙洞、广西崇左智人洞和湖南道县等地发现了早期现代人化石。而对古核基因组捕获技术的突破与应用,使大规模研究古DNA成为可能。”邓涛介绍,利用这项技术,古脊椎所解码了东亚最古老现代人“田园洞人”基因组,揭示了东亚史前人类的多样性与遗传历史的复杂性;大规模、系统性研究我国南北方古人群基因组,揭示了近万年来中国人群南北方分化格局、主体遗传连续性、双向迁徙过程,以及南岛语系人群的中国南方起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


  “这些工作,填补了东亚史前人类遗传与演化的重要信息缺环,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团队独立开展相关研究的技术与创新实力。”邓涛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突破单一的展品实物展示的传统方法,对展品附加了必要的相关历史信息和科学知识,大大加深了观众的观展印象。例如,距今42万年至32万年的沂源人牙齿上有剔牙的痕迹,这是东亚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关于人类剔牙行为的确凿证据;距今30万年至13万年的马坝人头上有受到钝性外力冲击造成的非致命损伤,可能是古人类之间互相攻击导致,这是东亚地区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间暴力行为的证据;距今4万年的田园洞人趾骨比较纤细,这可能是东亚古人最早穿鞋的证据。


  “通过本次展览,希望能够引导观众系统了解中国百万年人类活动史发展演进的艰辛历程,感知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丰富内涵,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王月前说。



文字:刘源隆

图片:卢   旭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