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北上影响,近期北方多地出现了大范围的强降雨,在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太行山北端东麓的易县,一个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多处革命纪念地的地区,关键时刻处处可见革命热血。
自7月30日14时50分起,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将防汛Ⅱ级响应提升至防汛Ⅰ级响应。县委县政府联合多部门、多单位开展风险应对工作,极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连续的极端强降雨,致使多地河水水位暴涨、多个区域遭遇险情,易县山区及周边区域灾情严重。汛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开展救灾和群众安置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易县水利局全员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对水库、河道、渠道等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发布到村、提示到户,为群众筑牢安全“防护网”。
易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城区道路雨水管网、直管公房、小区物业、在建工地等领域进行摸排,时刻关注汛情和险情,确保高效应对全域灾害的应急处置。
易县公安交警大队、交通局执法大队等及时部署力量,加强雨天道路巡查和交通管控,织密风险防护网,筑起事故预防“防护墙”。遇险情迅速出击,冒暴雨清理路障,为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紫荆关镇教场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连日来,受强降雨影响,该村于31日凌晨电路、通讯设备均中断,500余名村民被困。得知消息后,紫荆关镇防汛抢险指挥长立即组织县乡村干部开展救援工作,排除万难、想尽“绝招”,组织民间专业救援队通过无人机架起运输物资的“生命桥”,全力守护群众平安。
因暴雨多地电力线路受损,国网易县供电公司召开紧急调度会,全力部署抢险工作。工作人员冒雨,不分昼夜在一线抢修,以决战姿态力争将“希望之光”送到受困的每家每户。
是他们始终坚守在防汛的第一线,默默付出不畏艰险,致敬我们身边的平凡英雄。
灾难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灾后重建是我们对生活的希望,是对未来的信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会,需要我们坚持、努力、团结,让我们更加坚定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念,让我们一起为明天而努力!
文字:牛万超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