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将细菌产生的毒素编码成mRNA(信使核糖核酸)分子,并将其直接传递给癌细胞,然后诱导这些细胞产生毒素,从而让癌细胞“自杀”。
这些mRNA分子被包裹在研究人员开发的脂质纳米颗粒中,并用抗体覆盖,以确保产生毒素的mRNA分子可以到达癌细胞。然后,研究人员将这些脂质纳米颗粒注射到患有皮肤癌小鼠的黑色素瘤中,结果发现,单次注射后44%至60%的癌细胞会消失。然而这一手段缺点显著,导致健康细胞也会被杀死。未来,或许只需在肿瘤上注射一针即可使癌细胞实现“自杀”,且不对健康细胞构成损害。此外,由于可以使用不同的天然毒素,这一手段还可避免化疗时常出现的癌细胞抗药性。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