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3546319556 广告:13834566540

大明亡于“假繁荣”

2023-08-23 来源:微信公众号“淘历史”

  万历晚期史料里的明王朝,满是丰富多彩的城乡生活,红火的商品经济,让人“好不感叹思慕”。慕名而来的外国人也是上岸就看花了眼,惊呼“远比欧洲富裕得多”。可就是这样一个繁荣的王朝,转眼就是内忧外患的战火,直到山河变色,悲情灭亡。不过,如果细看几个“繁荣景象”,明朝灭亡的伏笔却是触目惊心的浮现。


  好赌明朝万历年间,商业活动出名得火热,但要论火爆整个晚明年间的“商业活动”,却首推赌博。万历亲政后,上朝没心情,“抓赌”也懒得做。而且,万历本人就是此中行家,经常在宫里开赌,招来“司礼监掌印”“东厂秉笔”等一干太监,得空就赌得天昏地暗。皇帝如此带头,大明的赌博风气自然没几年就刮遍城乡。


  万历晚期,明朝民间的赌博风就有了各种震撼场面:昆山等地区按照赌资发牌,万万贯的纸牌命名为“呼保义宋江”,千万贯的纸牌命名为“行者武松”,以此类推一百零八张。有“梁山好汉”站台,这赌法自然火热。赌徒几个牌面打完,成千上万的钱财也就哗哗赌出去了。北京、南京等大城市,赌风更是风靡,就连读书人也纷纷扔下书开赌。明末清初的大儒学家顾炎武曾痛斥:晚明江南的进士,登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聚众赌博,甚至还有“以不工赌博为耻”的奇葩风气。


  发展到后来,很多明朝高官退休后也专开赌场,一边赚钱一边“发展人脉”,诸如跑官买官等蝇营狗苟,当时都是赌一把的事。越演越烈的赌博风,就像一个急速下坠的铁球,牵着晚明的社会风气,年年急速下坠。


  造假与赌博比肩的,是明末的造假风。嘉靖年间,明朝史料里就把大明的“造假风”讲得绘声绘色:不仅各种百货用品以次充好,连卖杨梅的都是把生涩的杨梅直接用墨刷成紫黑色,当熟杨梅卖。


  发展到万历年间,明朝的“假冒伪劣”风气越来越盛。当时的图书里专门有提醒:做生意的从常州到浙江,这一路都要谨防骗子,到处是“接客之徒诓诱”,稍不留神就要被坑。苏州某商业区,琳琅满目的各种货物更要“不识休买”,简直假货扎堆。


  看到这诚信度急剧下跌的记载,也就不难理解,明末天下大乱时的各种坑事。


  脏乱明末另一个彰显繁华的,就是近乎巨型的城市。明朝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生活无比热闹,北京、南京等大城市,人口早已突破百万。风情万千的城市生活惹了多少后人艳羡。但放在当时明朝史料里,明朝的城市也是招够了吐槽:大归大,毛病却极多。


  明末某史料里就记录了“超级城市”北京城的槽点:卫生条件已恶劣到“市上又多粪秽”的地步,特别是每到夏天,一场雨过后,街面上就是苍蝇、蚊子乱飞。于是年年夏季,北京城的疟疾等疾病都是屡治不绝。想健康?那得“静坐简出足以当之”——当个宅男、宅女才太平。日常年节尚且如此,到了明末瘟疫席卷的年代,北京城又如何能扛住?


  大明繁荣的外表下,是一个腐败且效率低下,似一盘散沙的王朝。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