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本次发布的10件案例涉及医疗美容消费、大学生贷款订立摄影合同、婚礼影像资料丢失、预付费消费退款、住房消费、网络消费格式条款的提示说明和解释、网店客服行为后果、二手商品转让、经营者承诺、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旨在营造有利于消费升级的法治环境,便于人民群众安心消费、放心消费。
在李某、景某诉某影楼承揽合同纠纷典型案例中,李某、景某为两在校大学生,看到某影楼发布19.9元古装写真广告,于是去店里拍摄。后两人对照片、相册、化妆、服装等项目多次消费升级,与某影楼先后签订了五份协议,合计金额达2.6万余元。
李某、景某通过向亲友借款和开通网贷支付了部分款项后,当天向该公司提出变更套餐内容,减少合同金额,遭拒。后两人向某区消保委投诉未果,遂诉至法院,要求解除五份协议,并退还已经支付的全部款项2万余元,尚未支付的5900元不再支付。
法院认为,某影楼按照李某、景某特定拍摄、化妆、选片、选相册等要求而与其签订多份合同,影楼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力,根据李某、景某的指示进行相应工作,交付约定的工作成果,李某、景某向影楼支付约定的报酬。故双方为承揽合同关系,李某、景某作为定作人享有任意解除权。但是,任意解除权的行使应有三大限制条件:解除应有效通知到承揽人;解除通知应在承揽人完成承揽工作之前到达承揽人;如因解除行为给承揽人造成损失的,定作人应当赔偿损失。合同解除后,定作人按合同约定预先支付报酬的,承揽人在扣除已完成部分的报酬后,应当将剩余价款返还定作人。故法院判决五份协议中尚未履行的协议全部解除,未全部履行的协议部分解除,已履行完毕的协议不能解除,被告退还两原告合同款项1.86万元。
最高法指出,当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摄影、美容、美发、健身、婚庆、教育培训等可以满足精神需求的消费方式。本案中,两女大学生从商家19.9元的低价引流活动一路消费升级至2.6万余元。因无力支付,被商家引导现场开通网贷等消费贷款,后因合同协商解除不成引发纠纷。本案在最大限度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充分发挥个案的指引、评价、教育功能,将司法裁判与倡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及通过司法建议促进商家规范经营相结合,引导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广大商家诚信经营。
10件典型案例分别为:
案例1:医疗美容机构虚假宣传和诊疗过错行为造成患者损害应予赔偿
----邹某与某医美机构侵权责任纠纷案
案例2:消费者与影楼签订摄影合同后可依法行使解除权
——李某、景某诉某影楼承揽合同纠纷案
案例3:婚礼影像资料丢失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
——周某某、肖某诉某演绎公司合同纠纷案
案例4:预付卡未使用金额经营者应向消费者返还
——张某等人诉某销售公司、孟某某服务合同纠纷案
案例5:购房后无法正常用电,买受人有权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
----张某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
案例6:网络消费格式条款中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内容存在例外情形,应以显著方式进行提示
——邬某诉某旅游App经营公司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
案例7:对于网络店铺客服的行为店铺应当负责
——李某诉某书店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
案例8:经营者未经许可不得将其掌握的消费者信息用于
商业宣传
——郑某诉某公司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
案例9:销售者在二手商品网站从事经营活动构成欺诈的,
应当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高某诉杨某网络信息购物合同纠纷案
案例10: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遵守对消费者做出的有利承诺,对承诺的解释应按普通消费者的通常认知进行
——齐某某诉罗某某网络信息购物合同纠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