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8510528811 广告:18510528811

非遗传统舞蹈 你知道几种?

2023-10-09 来源:广州日报

image.png


image.png


  “歌以叙志,舞以宣情”。岭南大地上有迹可循的舞蹈源流,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前。1985年在韶关市曲江马坝镇石峡遗址发现的舞蹈纹陶片,以及1989年在珠海高栏岛宝镜湾藏宝洞里发现的石刻岩画,都证明早在先秦时期,本地先民们便已经有了舞蹈的习俗。


  在广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也有很多传统舞蹈的身影。它们或从田间走来,或生长于海浪之中;或清丽,或厚重。它们与其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道,构成了生活的万花筒,描绘出绚烂的精神图景。很多传统舞蹈的起源与农业社会有关,到了今天,随着城乡变迁,许多传统舞蹈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在快速变化。但另一方面,一些新技术、新方式的出现,也让很多从未走出“小天地”的传统舞蹈,成为数字世界中的“新宠”,让人看到文化的千姿百态。


水族舞、鳌鱼舞道具鱼灯受喜爱


  近年来伴随新媒体传播而被更多人知晓的广州传统舞蹈之一是水族舞。“从化水族舞,又叫‘舞鲤鱼’或‘鱼灯舞’,发源于从化区龙桥村草塘社,清期光绪年间始,距今已超两百年历史了”,省级非遗项目从化水族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黎建中告诉记者,“古代家家户户都会编织道具。新年之始,每户都要有人参与‘舞鲤鱼’的队伍中来。由于历史原因一度中断,20世纪90年代重新受到重视,并被文化馆挖掘保护得以传承到今天。”


  黎建中说,水族舞由“制作道具”“祭祀鱼神”“游鱼舞蹈”三个部分组成。最初是人们举着自制鲤鱼道具在村中巡游祈福,由于白天要干农活,大多选择在晚上进行,所以道具里面放上蜡烛,配上锣鼓镲和海螺号,绕着村前的鱼塘巡游,然后过村去表演。清末秀才黎镜泉为此创写了两副对文:其一是“草泽鲤登门一级,池塘鱼跃浪千层”;其二是“鲤跃始从春鼓浪,鱼游初化夜登门”。


  发展到今天,水族舞已经有四个乐章:“鱼游春水”“鱼虾嬉戏”“鱼跃龙门”“鱼乐升平”,表演阵容也更加庞大,角色有龙球、鳌鱼、大鲤鱼、小鲤鱼、虾兵、蟹将军,配合锣鼓镲旗灯,共有60多人参与。队伍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在从区级到国家级的大小活动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2022年5月,“从化水族舞”项目被纳入“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


  黎建中介绍,除了独特的表演形式,水族舞道具也深受大众喜爱,而且入藏了相关文博和档案机构。道具制作首先取村中竹子开成篾,之后经过编织骨架、装灯带、封宣纸、封灯布、绘鳞点睛等一系列步骤,一条神气活现的鲤鱼才算完成,“眼睛是整条鲤鱼的神韵所在,必须画得有光感才能显出精气神!”


  在从化区文化馆的引导下,草塘社的“从化水族传承服务队”于2021年4月正式成立,成员全部来自本村村民,最长的63岁,最少的21岁。每个星期五晚上,他们都要组织排练。每到这时候,不仅是队员们,也是村民们的快乐时光。


  多少有点类似的,还有鳌鱼舞。鳌鱼,人们赋予了它学业进步的美好寓意,同时,它也是渔民的保护神。鳌鱼舞是番禺区独特的民间艺术,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作为鱼灯舞中的一种,鳌鱼舞雄雌各一,在舞蹈表演情节和道具制作上均显示出水乡特有的色彩。


“神兽”舞蹈饱含对丰年的欢庆和祈福


  舞貔貅  如狮扑兔,虎步生风


  “广州舞貔貅看增城,增城舞貔貅看派潭佳松岭”。起始于明末清初、一脉相传的佳松岭村张氏“舞貔貅”,早在2007年就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也是当地客家人逢喜事都要举行的表演活动。


  舞貔貅讲究“扎马要稳、出拳要猛,如狮扑兔,虎步生风”。在民间传说里,貔貅是龙的第九子,也是著名的“招财神兽”。舞貔貅时,按一人舞头、两人舞身和尾的方式扮演貔貅,另两人分别扮演孙悟空与沙和尚。貔貅就地表演一番跳跃、翻滚之后,便在锣、鼓、铙的伴奏下,与沙和尚、孙悟空按顺序表演拜山、出山、逗猴、采青、归山等情节动作,呈现出热闹祥和气氛。


  近年在各方支持下,舞貔貅有广州市级传承基地2个,增城区级传承基地1个,并拥有广东省级传承人张永木,增城区级传承人张敬彬、钟伟宏等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舞貔貅传承完全公开化,在学校里更是颇受欢迎,2023年派潭第二小学报名学习的学员就有30余人,派潭中学更是多达60人。


麒麟舞借鉴狮舞、武术等动作


  另一种“神兽”舞蹈,是南沙区黄阁镇等地分布的麒麟舞。它借鉴了珠江三角洲的狮舞和武术等动作和技巧。麒麟造型根据古代传说,塑造成龙头、狮身、鹿角、羊蹄、牛尾的仁兽形象,生动传神,舞动时有特定的艺术套路和舞蹈技艺,伴奏音乐则采用节奏起伏的锣鼓吹打乐。它至今仍是当地人重要的娱乐活动。


火龙舞成为线上线下的狂欢


  “舞龙头,无忧愁;摸龙须,步步高;穿龙底,醒目仔;睇火龙,唔会穷……”不久前,白云区均禾街清湖村的孩子们提着灯笼,边走街串巷边唱着歌谣。火龙穿梭在人群,绽放耀眼的光芒。


  舞火龙庆祝中秋佳节的传统,承载的是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期待。每年中秋当晚,均禾街清湖村、石马村,江高镇江村,白云湖夏茅村、大朗村等地,人们争看火龙。仅均禾街今年就有25条龙巡游,各村用藤枝和榕树叶扎制而成的“火龙”汇集到牌坊、广场,鞭炮声中火龙狂舞,震撼、雄健。火龙制作仪式及巡游仪式,成为了线上线下无数人的狂欢。


  在白云区,火龙已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IP”。粤剧相声表演艺术家黄俊英、何宝文原创《火龙讲古》作品演绎;火龙立体书制作、龙文化小剧场、火龙VR体验、“火龙君”原创手绘IP布偶等动静相宜、趣味互动的方式,让民众亲近火龙文化,更爱乡土乡情。


舞火狗是“九”还是“狗”?


  和“火”有关的舞蹈还不止火龙舞。舞火狗,又称“麻车夜色”,是流行于增城麻车村的大型民间艺术活动,已有600多年历史。其实,“火狗”并不是狗,其舞蹈的道具包括以竹篾制成的龙、凤、狮子、麒麟、鹿、犀牛、蟾蜍、宝鸭、锦鲤等九种动物的模型,而粤方言“九”与“狗”同音,群众也就习惯称为“舞火狗”。


  舞火狗时,点燃这些道具身上的香火,香火散发出来的浓烟将村庄笼罩在烟山雾海之中,蔚为壮观。舞火狗活动不仅蕴含着驱瘟避邪的意愿,也饱含着对丰年的欢庆和对来年的祈福。


客家狮狮头形似猫


  客家狮又叫头狮、獬、豸,狮头形状似猫,流传于从化客家人群中,是一种流传年代比较久远而且比较少见的民间狮子舞。在拜年贺寿等场合,在从化客家人聚居的村落水寨,人们必会敲锣打鼓吹唢呐,架起猫头狮,戴上面具,闪展腾挪地舞狮。


  猫头狮舞造型、舞步动作、鼓乐与一般狮舞不同,狮头造型较一般本地狮头小,头顶插着两束青葱的麦草,生气盎然。


  “银花火树,舞榭歌台,鱼龙曼衍之戏,踏鞠秋千之技,靡不毕具”,这是古人笔下,岭南大地上节庆舞蹈的壮观场面。


  而今天,类似的场景在高楼大厦、万家灯火之中依旧传承。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