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强(老强),1982年毕业于中国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研究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美国摩海德州立大学荣誉、客座教授李志强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天津城市与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曾任天津杨柳青画社社长、总编辑,天津画院副院长,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天津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天津美术学院国际艺术教育学“院院长,中英合作办学项目主要行政负责人。
1993年李志强新中国美术馆个展
1995年李志强新加坡个展,新加坡国会议员艺术泰斗何家良亲自主持
李志强在艺术创作中始终关注中国绘画的研究和创作,并从敦煌壁画、民间年画、油画和综合材料绘画等中西方各种形式及媒材上,不断体验和延伸中国绘画的精神高度。他的彩墨人物画和水墨风景画都凝结着一种熔经历、感受和情感于一体的“心境”,这种“心境”正是中国传统绘画所强调的“心灵感悟”和“气韵生动”,即作品体现着艺术家与世界的关系,这不是一种直接的描掌和复制,而是将自己置身于世界之中,找到一种“自然”“自得”和“自如”的和谐。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亩是一个气场,世界万物都处于这生生不息的变化之中,而李志强的作品,尤其是他的水墨风景画作品就是在这种整体性的思维下,沟通着“无限”与“有限”,“无形”与“有形”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他既是“创造者”,又是“读者”和“对话者”用水墨的方式表现着中国绘画精神的时间性、连续性和生命性。
难能可贵的“切口“
李志强的创作思路很明确,对此我也有认同感。他说:“应与西方平等对话和交流,凸现中国文化特征”一一这是他的主要观点。他还提出“不是中西融合,而是中西沟通”一-这个观点我很赞成。还有一句话叫做:"守住中国性”,要“站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思考中国艺术的问题”一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没有这个前提和有这个前提是完全不一样的。他还说过要“从西方绘画大师的作品中找到了与中国艺术气质相近的气息”一一这些观点我都认同。
我一贯主张每一位艺术家都要有自己进入一道“闸门”的切入点。在中、西方之间,在古、今之间一定会有属于你的一道“闸门”。问题是你有没有找到只属于自己的那个切入点和“闸门”,一旦找到了以后,你就要敢于放手大胆地打进去,深入地进行开掘一这实际上是一个摆在包括李志强在内的每一位中国术家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很显然,李志强在古、今和中、西这两大系统间找到了一个“切口”。从本十艺术的上、下关系来讲,他显然接受了中国明清的版画、壁画、漫画的元素受到了民间艺术的影响,这是没有疑问的。另外,他还吸收了日本的“浮世绘”,德国的“新表现”,还有王镛先生讲到的印度艺术、东亚艺术的营养。这也印证了他讲过的那些观点:把立足点放在东方,放在本士,同时也要吸收或者说“沟通”与东亚、欧洲等艺术样式和艺术大师的一些东西。他从这个“切口“进去以后,我认为更成功的是《浮生系列》,尤其是《红尘》,还有《竞》、《背影》等等。
《竞》68x68 1999年创作
《背影》68x68 2010年创作
这几个以现实题材为对象的作品,可以说有“人”也有“事”,有氛围也有气象。而且,他关注的都是底层人物。这个特点在《浮生系列》里扎得比较深,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他在表现上既率性又粗放,这是一个明显的特点。同时也强调了色彩的表现性和中国线条的作用,尤其是直线条的力度感和强度感,所以整个作品给人的第一眼感觉就是热烈、粗放而且有分量感充满了一种节奏和动感......几乎每一幅作品都不那么安静,都是动的,都是让人心跳的,让人感动的。我举一个例子,我对这《踏歌行》的作品,很欣赏,看了原作,让我很感动。
《踏歌行》68x68 1999年创作
造型简约是总的特点,关键部位“点”到为止,而且还适度地夸张了人物造型。他的人物造型没有肥胖型,基本都是瘦长型的。他适度夸张了人物的长度造型简单而又略带一些稚拙感。这个“拙”很到位,不是在做作。所以,我觉得“拙”也是他作品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在色彩方面,他经历了一个长期的研究过程,收效也很明显。这些作品中有的是“以墨带色”,有的是“以色带墨”(把墨放到背景当中去了),更多的是"色墨并重”。既有“分”也有“合”,有的表面上是“分”的,但总体感觉上却是“合”的。我认为“以墨带色”和“以色带墨”都相对容易做到,而“色墨并重”既“分”又“合”-这在色彩关系上比较难做到,李志强却做到了。比如,有的作品乍看起来,色彩和墨的感觉是分开的,是两把刷子,但是退后看,总体感觉又完全不同,整个气氛都出来了。总之,在色与墨的方面,李志强有着比较成熟的表现。
文字:陈孝信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