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本来准备把帝位传给大儿子朱标,可惜朱标无福消受,病死了。出于爱屋及乌的原因,朱元璋不顾自己有26个儿子的事实,让朱标之子朱允炆当了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从小在深官长大,知识渊博、温文尔雅。可是在朱元璋那些鹰犬虎豹一样的儿子当中,这种乖孩子怎么能站得住脚?尤其是他的四叔朱棣,那可是一位野心勃勃、能力超强的人物。
编书抹黑为了篡夺皇位,朱棣将自己的多谋善变发挥到了极致。朱棣深知侄子是合法皇帝,要想动他,只有借助舆论打响头炮才不会太露骨。思前想后,他开始让人编造黑材料,从形象上诋毁侄子。
1398年夏,朱元璋驾崩,宫廷内哭声震天。朱元璋怕自己那些儿子生出是非,所以死前留有遗嘱,所有藩王就地遥祭,不得入京奔丧。这让藩王们很有意见,朱棣就利用这个机会通过《奉天靖难记》,开始了对侄子的抹黑之路。朱棣先把朱允炆抹黑成一个不可救药的迷信头子:说朱元璋驾崩时,朱允炆叫来乐队吹吹打打,以破除宫中禁讳,还用桃茢进行巫术活动。“桃,鬼所畏也;茢,扫帚,扫不祥。”为消除皇帝之死带来的晦气,朱允炆让人在皇宫前后仔细洒了一遍硫磺水,又点火烧了很多所谓的“脏东西”。接着,朱棣又把朱允炆抹黑成一个毫无人性的冷血动物,说朱元璋出殡当天,朱允炆和他的三弟分别拿着宝剑,背靠着皇宫门,指着皇爷爷的棺椁又骂又笑,脸上没有一点悲伤神情。
一本书的力度不够,在《明太宗实录》中,还指责建文帝“朝廷政事一委黄子澄、齐泰,二人擅权怙势,同为蒙蔽,政事悉自己出,变更太祖成法,而注意削诸王矣”。意思是,朱允炆把朝政全部交给齐泰和黄子澄打理。齐、黄二人弄权,欺骗、蒙蔽朱允炆,把朝廷祖制都破坏了,还忽悠朱允炆将那些藩王叔叔全部废掉……总之两人肚子里都是些挑拨离间的坏水。
美化自己朱棣的笔杆子又说:“时诸王坐废,允炆日益骄纵,焚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御容。”即朱允炆在成功废掉诸王时,高兴得手舞足蹈,开始目空一切,将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画像一把火烧了,并下令拆旧官建新宫。
编完这些黑材料,朱棣仍然觉得力度不够,得把侄子抹黑成好色之人才能引起公愤,于是一堆无中生有的材料再次出炉。材料中说朱允炆当皇太孙时,东宫里就有许多专门为他服务的美女。他嫌不够,派宦官到全国各地征选,美女多得宫中都装不下。他还穿着用珍珠玛瑙装饰、绸缎做成的内衣,日夜与美人相会……朱棣的意思很明白,侄子这样的状态怎么能处理好政务呢?自己才是皇位的最佳人选。于是,笔杆子话锋一转,甩出了最关键的一句话:“正义化身”朱棣不得不起兵“靖难”,清君侧,为朱棣的反叛打上了冠冕堂皇的标签。
朱棣请的这个笔杆子不傻,当然不能全程抹黑朱允炆一个人,也要适当地赞美一下朱棣,以突出效果。笔杆子说:朱元璋驾崩后,燕王朱棣“闻讣哀毁几绝,日南向恸哭”。意思是燕王朱棣在北京听到南京传来的朱元璋驾崩的噩耗,哭得死去活来。他孝心太重,每天都面朝南方大哭不止……
作为皇帝,朱允炆对这些黑材料不可能没有耳闻。他知道自己这个四叔不是善茬,因此一方面小心加小心,一方面时刻找机会压制四叔。他让一名亲信监视四叔,有什么动向及时报告。只是接下来的事情发展有些出乎意料。朱棣的属官反叛,作为上级的朱棣当然要接受问责。为保存实力,朱棣竟然不惜自毁形象,装疯卖傻,在人群中狂叫、抢人食物、躺在泥坑中大睡……
朱允炆知道四叔是在装傻,正准备趁机抓捕。谁料关键时刻,那名亲信却背叛了自己,把朱允炆想如何打压朱棣的意图全告诉了朱棣。至此,朱棣手头的那些黑材料派上了用场,他正式以“清君侧”为名,打着征讨齐泰、黄子澄的旗号,率兵直扑南京。
或许因为朱棣抹黑朱允炆太过,后世学者都看不下去了,还原了史上真实的建文帝形象:“(建文)时士大夫崇尚礼义,百姓乐利而重犯法……盖自古不幸失国之君未有得臣民之心若此者矣。”
文字:乔 娟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