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8510528811 广告:18510528811

新兴技术描绘医学教育多样前景

2024-01-15 来源:科技日报

  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基石,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大力推进新医科建设是培养复合型医护人才的关键。


  日前,科研信息分析机构爱思唯尔发布了《未来医生白皮书(2023)教育版》(以下简称报告)。这份报告汇集了对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余名医学和护理学专业学生在线调查的结果,了解了他们对医学教育的看法以及对未来医疗健康行业的期望。报告揭示了当今医疗健康领域面临的种种挑战,并就这些挑战对当下医学教育和未来医护人员发展前景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解读。


  我国学生更愿意投身临床工作


  当下,临床医护人员短缺已经成为全球医疗健康领域的普遍问题。报告显示,受访的全球医护专业学生中有近六成表示,将来不会从事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而是将目前的学习当作职业“跳板”,以便在更广阔的领域跨行择业。


  “相较之下,受访的中国医护专业学生对于未来从事临床工作的态度更为积极。”爱思唯尔大中华区首席医学官姚怡心介绍,调查研究发现,超九成的受访中国医护专业学生表示自己“致力于成为一名临床医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仅有3%的中国学生计划在未来离开医疗健康行业。


  “我国的医护专业学生对于当前的医疗健康行业生态既有担忧也有期待,我们鼓励他们积极应对。”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黎孟枫认为,对于医学教育工作者而言,倾听医护专业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想法非常重要。中国医学院校在医护专业教学、临床技能训练、创新能力培养、医学人文熏陶等方面有责任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让学生们有信心从事临床医护工作。


  黎孟枫建议,学生在选择学习医护专业前应深思熟虑,充分了解医护行业。尤其是医学教育的学习周期较长,学生需要思考成熟后再作出决定。同时较长的学习周期也决定了学生应该具有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医学的价值。我相信医生、医师以及其他医疗从业人员未来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尊重。”黎孟枫说。


  新技术的不确定性引发更多思考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在辅助学生学习、提升学生临床水平、开展医学教育等方面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黎孟枫表示,现在我国医护专业学生在学习中会较多地使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一方面,各个医学院校使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辅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医学临床与教育过程中也有较多人工智能技术的参与。


  “许多学生在临床和学习中使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黎孟枫介绍,以南方医科大学为例,该校团队开发了高自动化程度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用于解决宫颈癌病理学筛查等难题。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此外还有学生参与了学校和企业联合研发智能胶囊胃镜的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学生对这些技术产生更多思考。“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职业发展可能产生影响。这种不确定性能引发更多思考,促使学生们探索更好的应用方式。”黎孟枫说。


  坚持终身学习是医学教育的关键


  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新理念谋划医学发展、以新定位推进医学教育发展、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推动新医科建设进入提档升级新阶段。黎孟枫介绍,我国的医学院校在医学教育上重视加入数字医学、远程医学和电子病历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内容。新医科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及时将人工智能和信息、数字医学等前沿技术有机融入医疗体系和医学教育教学体系中。


  “目前很多医学院校正在努力推动这项工作,部分院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总体上针对这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还不够充分。”黎孟枫认为,医疗体系和医疗技术都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未来,医护专业学生就业时会遇到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接触过的技术、方法、理念和理论。因此,终身学习对于医学教育来说特别重要。


  黎孟枫表示,在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医学院校应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此外,深层次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样重要。这也是当下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


  延伸阅读


  三方面入手弥补临床“医”“护”缺口


  目前,我国临床医护人员存在至少近两百万的缺口。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黎孟枫认为,我国临床医护人员的缺口结构性特征突出。在“医”和“护”之间,护士的缺口更多;而在医师的缺口中,结构性缺口比总量缺口更突出。因此,要解决缺口问题,应该先厘清社会对于临床医护人员的具体需求,作出更有针对性的努力。比如通过开展更多高质量的护士专业教育,有效解决护士缺口这一问题。


  “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解决缺口问题。一是在院校层面,我们在面对质和量的矛盾时,应该以提质为先。达到提质目标的专业学校在不降低培养质量的同时,尽可能扩大人才培养的数量。二是在医护专业学生群体和个人层面,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医生、护士职业的长期发展价值。三是在社会层面,我们应当更多地激励医护专业人才从医从护,助力医疗体系长期、良好运行。”黎孟枫说。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