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3546319556 广告:13834566540

党建创新案例丨“乡村提调官”队伍助力乡村振兴

2024-07-15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导读】2024年第7期《党建》杂志刊发了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组建“乡村提调官”队伍,助推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善治的创新做法和工作启示。以下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乡村提调官”队伍助力乡村振兴


  中共遵义市习水县委组织部


  在黔北传统的乡土社会中,每逢操办婚丧嫁娶、调解矛盾纠纷、举行民俗活动、推进公共事业等,都会邀请村寨中德高望重的人作为管事人,当地群众称之为“提调官”。


  近年来,习水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工作安排,印发《习水县组建党组织领导下“乡村提调官”队伍助推乡村治理指导意见(试行)》,建立“选、育、用、管”全链条工作机制,打造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提调官”队伍,不断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有效破解基层社会治理人才匮乏等难题。


image.png

  对“乡村提调官”集中开展培训


  拓宽渠道,健全机制“选”,确保乡村善治有人。精准摸排。由乡镇(街道)制定选聘实施方案,以村组为单位开展网格化识别摸排,建立“乡村提调官”备选库,初步锁定拟参选范围。严格推荐。重点从群众基础好、个人威望高、责任意识强、服务能力优、行事作风正的村干部、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网格长、网格员、离(退)休干部等人群中,以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等方式开展选聘。规范程序。围绕“一员多能、专兼结合、相对稳定”原则,灵活采取“一网格一‘提调官’”“多网格一‘提调官’”方式,综合考虑网格规模、人口数量等因素,按照“组摸排—村招聘—镇审核—县备案”选聘流程,由村级党组织拟初选名单,提请乡镇(街道)党(工)委审核,报县委组织部备案,通过乡镇(街道)选聘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集中颁发聘用证书,让“乡村提调官”上任有荣誉、群众有认可。


  搭建平台,上下联动“育”,确保乡村善治有招。部门联动培育,提升履职能力。按照党建引领、重点培育的思路,在县委设立“乡村提调官”服务中心,强化宣传、政法、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动开展业务指导培训,提供政策咨询、交流学习等服务,鼓励“乡村提调官”发挥矛盾纠纷化解员、重点人群帮扶员、社会治安巡防员、法律政策宣传员、文明新风引导员等功能,引导群众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突出问题。三级帮带培育,发挥优势作用。创新实施“乡村提调官”培育倍增计划,构建包村领导帮带、党支部书记帮联、“两委”干部帮教“三帮”模式,组织开展每月一学习、每季一调度、半年一评比、年度一表彰,让“乡村提调官”在党组织领导下,参与村民小组“院坝协商”活动,解决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形成“大事一起定、难事一起上、事事有人管”的良性机制。搭建平台培育,打造过硬队伍。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把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文明新风宣讲等作为重点培训内容,以情景模拟或实战演练的形式,搭建擂台开展技能大比武,积极培育一支有素养、有能力、有作为的“金牌提调官”队伍。


image.png

  “乡村提调官”现场传授农户肉牛养殖技术


  紧扣中心,突出重点“用”,确保乡村善治有效。将“乡村提调官”作用发挥与建设“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相结合,致力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富在农家”推动产业兴起来。鼓励有条件的“乡村提调官”作为村级招商引才顾问,引导在外发展的乡贤人士回到家乡捐钱捐物、献计出力,带资金、带技术、带团队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做强做大“土特产”文章,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群众稳定就业。“学在农家”推动民心聚起来。针对乡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现状,引导“乡村提调官”将地方习俗与现行政策精神有机融合,运用乡音土味,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和国情、省情、县情、镇情、村情讲透讲好,不断增强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乐在农家”推动新风树起来。依托红白喜事理事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组建“党支部+志愿者+‘乡村提调官’”志愿服务队,参与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开展“积分制+红黑榜”评定,组织村级道德模范评选和典型案例宣讲活动,引导村民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美在农家”推动乡村靓起来。突出乡村建设“和”与“美”的内涵,带头开展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创建环境卫生清洁美、厅房厨厕整齐美、庭院内外绿化美、健康文明风尚美、生活幸福和谐美的“五美”家庭,扎实推进隐患排查进家庭、法治宣传进家庭、安全教育进家庭、婚姻辅导进家庭、困难帮扶进家庭,有力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落地落实。


  强化激励,建立制度“管”,确保乡村善治有方。强化动态管理。健全党委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培育、乡镇聚力主抓、村组协同管理的运行机制,对“乡村提调官”实行动态管理,每年由乡镇(街道)党(工)委牵头组织,分别对“乡村提调官”的政治素质、履职能力、廉洁自律、个人作风4个方面进行动态考核。凡出现违法违规等重大问题的“乡村提调官”,取消资格,并清理出队伍。建立激励机制。因地制宜,用好村级集体经济绩效考核奖励制度,探索建立健全“乡村提调官”培育机制和政策激励保障体系,适时对表现优异的“乡村提调官”开展物质和精神奖励,同等条件下优先作为村“两委”干部后备人选和“两代表一委员”推荐人选。注重示范引领。定期评选“乡村提调官”示范典型,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乡村提调官”,及时总结提炼工作成效和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文字:谢 宽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