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也被称为“手足口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幼儿园、托幼机构中的儿童。它通常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本文将介绍手足口病的定义、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以及预防措施,并重点介绍手足口病疫苗的作用。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常见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主要特点是口腔、手指、脚趾等部位出现水泡或溃疡。其主要的致病原为肠道病毒,尤其是EV71和CV-A16两种类型。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常见临床表现包括:
1.发热。通常起病时伴有高热,可持续数天。
2.口腔疱疹。口腔黏膜出现红斑、水泡和溃疡,患者会感到口腔不适、食欲减退等。
3.手部和足部皮肤损害。手掌、足底及指(趾)侧面出现红斑、水泡和溃疡,可能伴有轻度瘙痒。
4.其他伴发症状,如咽部红斑、咳嗽、流涕、腹泻等。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心肌炎、肺水肿等多种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程进展快,会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将含有病毒的飞沫释放到空气中,他人吸入感染。
2.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或排泄物,如口水、呼吸道分泌物、粪便等。
3.粪-口传播:通过污染的手、食物或饮水等途径,将含有病毒的粪便残留物带入口腔。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基本措施之一。用肥皂和流动水并采用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洁双手,尤其是在接触患者、接触污染物后或者进食前。
2.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因此,尽量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特别是避免与患病者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用品。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可以有效减少空气中的病毒浓度,降低感染风险。同时,也可以考虑使用空气净化器来过滤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4.定期清洁和消毒环境:定期清洁和消毒居住环境、公共场所以及儿童集中活动的场所,如幼儿园或托幼机构。特别要注意对玩具、餐具等常接触的物品进行定期消毒。
5.提高个人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抵抗病毒的能力。合理膳食搭配,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可以帮助提升免疫系统功能。
手足口病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可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清除人体内的肠道病毒,手足口病疫苗通常含有EV71和CV-A16等主要肠道病毒株的抗原,通过接种后引发免疫反应,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能够识别和中和入侵机体的肠道病毒,从而减少感染风险。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手足口病及其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尤其对于婴幼儿和幼儿园、托幼机构中的儿童来说,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减少感染传播给他人的可能性。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可用的手足口病疫苗,但是否接种应该根据医生建议和实际情况进行决定。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年龄、健康状况和流行病情等因素来评估接种手足口病疫苗的适宜性,并提供相应的指导。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疫苗并不能保证完全免除感染,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发生严重疾病和并发症的风险。此外,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并不代表不再需要其他预防措施,仍然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卫生管理。特别是在儿童聚集区域和学校要加强管理。学校需保持教室、卫生间等场所的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如果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告知家长及相关部门。开展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和家长的防范意识。
总之,预防和控制该传染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当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卫生管理,并提高个人免疫力。同时,在合适的时机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可以进一步降低患病风险。(作者:李广春,广西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