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物必先腐,然后虫生。反腐倡廉要特别重视内因。不管是“破纪”,还是“破法”,一些党员干部因为放松了对自己的廉洁要求而逐步腐败变质。根治腐败,既要靠外因——党纪国法,更要靠内因——廉洁自律。加强纪律建设,党员干部要带头作表率,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加强自我约束,自觉做到廉洁奉公。
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贵在自觉。我国自古就崇尚“慎独”,即在独处时也能谨慎不苟,严格要求自己,不违规不逾矩不犯法。“不愧屋漏”“慎独”是一种主动的自觉自律行为。廉洁自律,就要自觉做到“不愧屋漏”“慎独”。正所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党员干部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不能仅仅挂在嘴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上。杨震拒金的典故很多人耳熟能详,其“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是廉洁自律的充分体现,是不畏人知畏己知的自觉。于谦入京不带礼品,以诗明志——“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体现了他清廉为官、“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价值追求。党员干部要讲觉悟,要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紧绷廉洁之弦,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贵在持久。廉洁自律,不是一时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要持之以恒。一时廉洁易,一世廉洁难。现实中有个“59岁现象”,说的是一些党员干部眼看船到桥头车到站,即将退休,一改往日奉公守法的做派,抱着侥幸心理,或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理,临退休前捞一把,结果清廉数十年,却晚节不保。行百里者半九十。廉洁自律不持久,思想上一旦滑了坡,误入歧途则悔之晚矣。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防患于未然,就可以防止今天是“好干部”、明天是“阶下囚”的现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明初心、守底线,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名节和操守,在思想政治上不断检视、剖析、反思自己,不断去杂质、除病毒、防污染,做到持久廉洁。
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贵在彻底。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加强,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要彻底,首先自己要做到一世清廉,其次要能管得住亲属家人也清廉,由一身廉变成一家廉、一群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个别党员干部“退而不休”,运用自己的影响力为自己、家人或他人捞好处、谋利益;有的党员干部个人保持清廉形象,却纵容家人利用他的权力、影响力谋取好处。党员干部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要培养“自觉的纪律”,要有敬畏心,守住底线、守住内心,慎始更要慎终;要注重家风建设,廉洁齐家,管好家人亲属,既免为亲情所累,又免累及亲情。
明代思想家薛瑄说廉者有三境界:“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也。”党员干部要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从畏法纪而“不敢取”,逐步过渡到尚名节而“不苟取”、见理明而“不妄取”。总之,党员干部要通过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真正做到“不想腐”,永葆清廉本色。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