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被誉为“小武汉”,周口关帝庙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它是河南省现存最大的关帝庙,也是全国三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关帝庙之一。它的石雕、木雕、砖雕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技艺之精美,位居当时中原之冠。
在巍峨壮观的石牌坊左右两侧,有一组八块雕刻精美的石栏板,每块石栏板图都有一个主题。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这幅耐人寻味的《知足常乐》图。这幅图以“人家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挑担的”场景为核心,此中有三位人物,最前边的这位骑着高头大马,他头戴官帽,身着官袍,左手拉着缰绳,右手拿着马鞭,脚踩马镫,策马扬鞭,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后有一位肩挑汉,一身短打扮,挑着扁担,肩负行囊,弓步屈膝,卖力向前赶,他脸上布满沧桑,眼神中流露出不甘与无奈。画面中央的骑驴者,他头戴方巾,身着宽袍,揣着两手,回头看着身后的肩挑汉,神态自若,洋洋自得。这幅《知足常乐图》构图巧妙,刀法娴熟,人物刻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
整幅构图的中心人物是中间这位骑驴者,前有骑马者昂首前行,后有肩挑汗躬身前行,可他却神态自若,不为逊于前者而气馁,也不为强于后者而沾沾自喜,这是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处世哲学,不盲目攀比,珍惜当下,此即为知足常乐!由此可见,幸福不取决于财富,它来自感觉,快乐不取决于成败,它来自知足。清朝重臣左宗棠曾经撰写过一副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这副对联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意思是说人要胸怀远大抱负、只求中等缘分、过普通人生活;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该留有余地。可以说是对“知足常乐”人生态度的精彩注解。
当代社会,利益多元化,追求多样化,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既要看到这幅石刻中包含的道家知足常乐思想,更要感悟其中儒家的时不我待、砥砺前行精神。要不忘初心,常怀赤子之心,踏实进取,努力赢得自在人生。比如石刻中的骑驴者,应当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别人骑着高头大马,自己只能骑一头毛驴?应该是自己还不够发奋努力,还不够自强吧。人生需要反思,这样才能在品味得失和甘苦中升华。向后看,是检验和修正;向前看,是梦想和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知不足才能奋起直追,有目标就能奋发图强,靠奋斗去创造美好生活。
比如我们周口市,经济发展水平曾经位居河南省的“锅底”,但历届市委、市政府咬定发展目标不放松,带领全市1000万人民拼搏奋进,撸起袖子加油干,“大干快上三五载请君再看周口城”,周口大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发展速度日新月异,昔日封闭落后的周口,如今已经发展为“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处通达江海”的中原魅力新港城!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一个人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更要有为实现理想而终生奋斗的坚韧精神,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当下,我们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主动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做出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努力和贡献。
文字:贾 柯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