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下午,由山西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主办的“山西省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太原市中博信息产业园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山西省政府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于2025年8月28日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精神,推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信创等新兴领域的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
山西省产教融合促进会理事长赵新利、常务副理事长王庆生、副理事长陈清胜、副会长赵文华等领导出席研讨会。中电科产教融合基础研究院执行院长陈凌,北京智谱清言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电科产教融合基础研究院人工智能专家刘知行,北京扶摇动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人、中电科产教融合基础研究院低空经济专家韩辉等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的代表近百人参会。山西省产教融合促进会秘书长邢李鹏主持会议。
山西省产教融合促进会理事长赵新利致辞
赵新利理事长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山西正处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信创等新兴产业亟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次研讨会作为落实省政府与中国电科战略合作协议的具体行动,以“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共筑人才培养高地”为主题,聚焦政策解读、技术分享、需求对接、项目落地四大环节。他倡议强化校企协同、聚焦重点领域、深化机制创新,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新生态,助力山西产业转型升级。
中电科产教融合基础研究院执行院长陈凌发言
中电科产教融合基础研究院执行院长陈凌表示,研究院聚焦电子信息领域,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核心路径,整合中电科内外部产业资源、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能力,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生态。研究院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信创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致力于成为新型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标准制定者、技术创新策源地与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推动教育与地方产业人才需求深度协同。
智谱清言科技副总经理刘知行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与大模型教育”发表演讲。他指出,人工智能诞生近70年,近两年大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产业升级迭代,高校人才培养需随产业与技术变革持续进化。智谱清言凭借人工智能领域专业技术能力与千行百业项目案例,赋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覆盖通识教育、专业教育、AI与多专业融合、科研及智慧校园等领域,未来将持续联合中电科产教融合基础研究院赋能高校。
扶摇动力航空科技投资人韩辉聚焦“股权投资赋能低空经济”。他表示,低空经济将从“单一场景突破”转向“全域生态构建”,成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新经济”。资本将从“财务投资者”变为“产业共建者”,通过投资赋能推动低空经济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跨越。建议山西产教融合促进会搭建“低空经济资本对接平台”,汇聚政府、资本、企业资源,加速山西“空中经济”落地。
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志强发言
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与应用、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数字文旅(康体)等四个专业委员会代表先后发言。太原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专委会秘书长李志强表示,专委会在促进会领导下成立,旨在对接企业需求、院校方向及政府政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有30多家成员单位参与,业务范围涵盖制造、维修、材料、运营和科研等领域。专委会希望与中电科产教融合基础研究院开展全方位合作,包括飞行器研发制造、联合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协同技术研发及加强交流互访,目标是构建合作体系,打造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合作样板”,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随后,山西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与中电科产教融合基础研究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资源共享、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标志着山西产教融合进入“系统推进、深度融合”新阶段。
座谈交流
在座谈环节,院校与企业代表围绕“山西特色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共建”“人才联合培养计划”等议题展开务实交流。多家院校介绍了学科建设与实训资源情况,企业提出了具体的技术研发与人才需求,现场对接成效显著。
本次研讨会是山西省贯彻落实国家“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战略的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央地合作、校企协同的典范。未来,山西将继续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教育赋能为基础,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产教融合生态体系,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供稿:许晨昊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袁 野
终审:闫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