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大同的记忆中,儿时冬日里的各种土游戏让孩子们随兴玩耍,放荡不羁,在大自然中尽享童年的快乐。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同的孩子们,一到冬天就爱参与一种名叫“打枱(tái)”的活动,不仅玩得全身出汗热起来,还有可能为家里获得更多取暖的劈柴。打枱是输赢性质较浓的一种民间游戏。可以是两个人玩,也可以是三五人一起玩。打枱用的材料就是短木方、小木板或短树根,只要是小孩能轻松拿在手中的木质材料就行。我常常从父亲准备的劈柴里偷偷拿几块,或是从野外寻找一些合适的小树根拿来玩。
打枱,先确定一个放枱的位置,然后在五六米远的地方画一条线,就可以玩了。开始时先猜拳,确定谁先打,先打者用自己的木头打另一人放置的木头,一般是打在木头块的窄面或树根的树心面上。打过线者即为赢,打不过线对方接着打,就这样双方轮流打,直至过线,过线的木头即为赢家所有。打枱除了手臂上有劲外,还得靶子准、会使巧劲,因为劲太大会打脱对方的木头或树根,劲太小就打不过线去。所以把握用劲角度和大小很重要。有时木头块、木板被打烂成了几瓣,也没打过线。
赢回的木头带回家可以作为冬天生火炉的引柴,所以,玩者都非常认真。我常常是输多赢少,懊恼不已,偶尔赢一次,必定是心花怒放。记得有一次我赢了不少,一个人抱不回去,找来好伙伴帮我往回抱。回家的路上抱着沉甸甸的木头块,雄赳赳气昂昂地仰着头,像大获全胜的勇士凯旋一般,心中得意劲儿全写在脸上。
数九寒天,雪花飘飞。大雪过后,躲在暖屋的孩儿嬉笑着冲出庭院,用小手捏个小雪球,然后在雪球中按几颗石子或碎砖块,待阳光普照时,便跑到土路上滚雪球。孩子们一般选择细砂土进行,滚好一层后,等内部洇湿外面土层后再滚一层,在太阳光热的烧烤下,一直把雪球中的雪水全部蒸发出来,这样一颗就地取材的响球就制成了。若你放在耳旁摇晃它,便可听到“砰砰砰”的响声。滚响球可以称得上是一项民间竞技活动了。旧时,孩子们互比雪球的大小、响声的高低,往往一人要滚多颗,累得浑身汗湿,也不觉得寒冷。
“
磕蛋”也是大同孩子们在雪天乐于玩耍的竞技游艺项目。一般是用家里挖炭的铁勺做工具。玩者右手紧握挖炭勺杆用力把勺扣入雪堆,然后拿起勺子边瞄准目标边用左脚鞋底磕打,铁勺中被挤压成的雪球顺势而出,这便是磕蛋。为了玩得过瘾,时常三五人对打,攻者乘对方不备,会突袭,被袭者满脸是雪,惹得彼此笑声不止。
冰天雪地大同地区的孩子们还有“打滑擦”“溜冰车”的习惯。前者加强腿功,后者锻炼臂力,是大伙较为熟悉的民间游艺活动。“打滑擦”需要在光滑的冰面上,起滑前,要有一段路用作起跑,然后迅速进入“滑区”。初学者掌握不住力度,用劲过猛,容易滑倒,时常惹人大笑,十分欢乐。有时孩子们你我相随,互相碰撞,一倒一片,更是热闹。“打滑擦”有不少花样滑法,诸如“猴瞭西山”“牛犊抢跪”“点踏式”等。
大同过去有句民谚:“冻烂手,溜冰斗。”“冰斗”即“冰车”,它是用木条并排钉成长方形木板,然后在一面安装两条粗壮的铁轨,再制两根四五寸长的“冰杖”。溜时,双膝跪在“冰车”上,两手各握一根“冰杖”,随即左右“冰杖”轮换产生推动力,让冰车前进。玩者多时,还可相互比赛,凭溜速快慢确定胜负。
这些童年玩过的冰雪游戏曾在寒冷的冬日里温暖无数童心,至今思来回味无穷。
来源:山西晚报客户端
出处:刘印军(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