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十月十五日,山西省晋绥边区历史文化研究会在郝文俊执行会长的带领下,身穿红马甲,高举党旗、国旗,一早前往原平市闫庄镇闫庄村,缅怀革命先驱,贯彻习总书记讲话,沿着老一辈革命家趟过的荆棘之路,追忆在教育战线上,从旧中国到新中国建设中,默默奉献、甘洒热血写春秋的索国良老校长,老地下党员。

索国良(梁),别名养中,抗战时期化名李仁,1910年4月辛亥革命前夕出生于闫庄村,家庭以经商为业,毕业于太原国民师范,后从店员、司机、会计做起谋生计、过日子,而七七卢沟桥事变,日寇野心膨胀,从东北入侵华北,长驱直入,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家乡的忻口战役打响。

这一切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全民抗战,义不容辞。索国良(梁)毅然弃职回原籍加入二战区战斗动委员,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外任动委会主任、牺盟会特派员、政民工作团主任,在党内任区委书记、县委民运部长、组织部长等职,活动于崞、朔、宁武三县三界处,由于工作出色, 1940年9月,中共西崞县县委根据上级的指示,正式成立了崞县抗日救国联合会,决定李仁(索国梁)为县抗联会主任,统一领导和协调工救会、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等抗日群众团体的工作,工作千头万绪,国梁爷爷认准重点工作,以文化教育为入口,既能发动群众、掩护身份,又能把各团体集中在党的周围开展工作,而且提升文化,宣传抗日救亡真理,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真是一举多得。 后调任晋绥边区三分区贸易局局长,红色兴县西北银行科长等职。(原平县志翔实记载)1943年在太原、忻县、崞县城敌占区做我党地下工作,每次都出色完成任务,解放后,原计划调大西北工作后被忻县地委、专署看中,由地委景明元书记推荐在教育战线工作,在家乡先后任三泉、永兴完小校长,崞三区任联合校长,广罗进步人士,培养爱国学生,筹备著名的崞县县直兰村中学。

索国良(梁)熟读史书,为抗战捐钱捐物,邻里乡亲以至有志之士纷纷响应,作为一名地下党的优秀党员,言行慎微,有时还遭到周围同志的埋怨,这些索国梁一笑置之,家国情怀宁愿自己受委屈,只有党组织理解他的坚强的毅力与工作。直到迎来新中国的诞生!
索国良钟爱教育事业,毕生精力孕育桃李满天下。
实业家出身的索国良从抗联岗位升任西北局三分局贸易局局长,后又调任西北农民银行负责科室繁琐工作,后在上级领导的指示下,做秘密地下工作,直到抗战胜利,索国良青年投身革命,中年把心血注入教育事业,一生道路曲折坎坷,但贡献骄傲而自豪,桃李遍天下。膝下育有七男二女,其中四子一女都从事教育事业。

我们奔赴国良先辈桑梓之地闫庄,追忆崞县老一辈先驱,为了新中国建设无怨无悔,辉煌而短暂的一生大家深深鞠躬……踏着先驱路,坚定信心,志存高远,扬帆起航,砥砺前行
供稿:郑 飞 索达斌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袁 野
终审:闫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