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
发的一条微信朋友圈,刷屏了。
郁亮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则消息:祝贺“崔筱盼”获得了2021年万科总部优秀新人奖,她催办的预付应收/逾期单据核销率达到91.44%。
年末颁发最佳新人奖很正常,但值得一提的是,“崔筱盼”并不是真人,而是万科首位数字化员工——数字虚拟人,她已经在万科集团财务部悄悄工作了十个月。
根据郁亮在其朋友圈的描述,崔筱盼于今年2月1日正式“入职”,在系统算法的加持下,她很快学会了人在流程和数据中发现问题的方法,以远高于人类千百倍的效率在各种应收/逾期提醒及工作异常侦测中大显身手,而在其经过深度神经网络技术渲染的虚拟人物形象辅助下,她催办的预付应收逾期单据核销率达到91.44%。
而郁亮朋友圈里所提到的“沈向洋博士以及小冰团队”,则是去年从微软分拆出来的人工智能小冰业务。今年6月正式露面的清华大学首位虚拟女学生——华智冰身后,也有小冰团队的身影。
2020年7月份,微软正式宣布,将人工智能小冰业务分拆为独立公司运营。与此同时,微软宣布委任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为新公司董事长。
沈向洋是谁?作为世界级AI大牛和顶尖学者,沈向洋堪称搅动全球人工智能江湖的风云人物。1966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91年进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计算机学院机器人专业博士学位 1996年毕业后便加入微软,从微软研究院的研究员开始做起,直到2013年升任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 ,是微软历史上职位最高的中国人。沈向洋主要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图形学、人机交互、统计学习、模式识别和机器人等方向的研究工作,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研究的世界级专家。
作为沈向洋和小冰团队的又一杰作,崔筱盼一亮相便引爆了话题讨论。
有趣的是,此前许多万科员工甚至还不知道崔筱盼并非真人,一位员工留言表示:“我之前收到她的邮件,就在想这个姐姐好美。”也有不少网友们纷纷惊叹这位虚拟员工的颜值,“太美了”、“好像一位明星啊”。
当身边的同事开始出现虚拟人,现实中的职场人也调侃了起来:
“好家伙,优秀员工年终奖又能少发一份”
“虚拟员工的设计者有奖励吗?”
“珍惜还能跟同事内卷的日子,至少竞争对手是人类”。
记者、美妆博主、偶像……
越来越多虚拟人走向现实
不止崔筱盼,今年越来越多虚拟人走进大家的视野。
除了上面提到的清华首位虚拟女学生华智冰,今年5月20日,阿里巴巴推出虚拟偶像AYAYI,她在小红书上的首发帖阅读量近300万,一夜涨粉近4万。
另外,AYAYI的微博粉丝54万,被评为2021潮流趋势大赏年度潮流博主,甚至还有保时捷一同合拍的时尚大片。查看她的微博可以发现,她还会在微博评论区与粉丝互动留言。
KOL圈也不止AYAYI一个红人。今年10月31日,一位名叫“柳夜熙”的美妆博主在抖音彻底火了。在她发布的第一条视频中,柳夜熙身着古风服装,五官清晰精致,形象与真人相差无几。正在镜子前梳妆打扮的她与身后围观的真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加之悬疑、美妆、剧情、电影质感、后期特效等技术的融合,这条视频一炮而红,目前点赞量已超350万。
搭上“元宇宙”“虚拟偶像”的快车,柳夜熙出道即巅峰,上线3天就涨粉230万,如今粉丝量已超800万,5支短视频轻松获赞超1800万。这也让柳夜熙的幕后团队——创壹科技浮出水面,CEO梁子康曾向媒体透露,柳夜熙今天的火爆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来自三年的技术沉淀、创意积累的一次小规模爆发。
不仅如此,商场里各大代言人开始换成了虚拟人:国产彩妆品牌“花西子”推出同名虚拟代言人,欧莱雅也推出了虚拟代言人“欧爷”“M姐”,肯德基推出了银发“虚拟上校”,还有小冰公司推出的全球首批和真人原型真假莫辨的数字孪生人——N小黑、N小白已经任职新闻主播数个月……
虚拟人到底是什么?
据国盛研报称,虚拟人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具有人的外观、特点、行为,依赖显示设备展示的虚拟形象。简单来说,虚拟人就是让用户感觉到人格的数字形象。当下,虚拟人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包括虚拟主播、虚拟偶像、虚拟记者、虚拟助手等等。
国盛证券将虚拟人作以下四种分类:服务型虚拟人(PGC+功能型)、虚拟偶像(PGC+IP价值)、数字化身(UGC+功能型)、创作载体(UGC+IP价值)。
服务型虚拟人为用户提供拟人化的社会服务。相较于聊天机器人、数字助理和数字人,服务型虚拟人的优势在于高精度建模与人工智能使得其能更大范围地承接社会工作。从影视到金融再到游戏,虚拟人可以承担多种服务型角色,为用户提供智能高效的人性化服务。新华社的虚拟记者、央视的虚拟手语师都属于此列,这些工作需要人的形象,成为了服务型虚拟人很好的落地场景。
虚拟偶像是通过科技手段展现的虚拟形象,有着自己的人设。虚拟偶像也可以举办的演唱会、直播,发行周边产品,参与商品代言,甚至参与影视剧中扮演角色。
服务型虚拟人和虚拟偶像类都是依靠专业团队制作、运营,更好的增强平台和用户间的交互,近年来MCN的崛起使此类虚拟人有更多的变现通道和商业模式,成为新媒体、抖音等“新宠”。整体而言,此类虚拟人基于PGC,制作精良但生态相对封闭,制作和运营的过程通过自有团队或外包完成,虚拟人的“灵魂”由主办方定义、制作平台打造。
虚拟化身(Avatar)从游戏“捏脸”发展而来,给用户带来高度沉浸。未来虚拟化身Avatar除了在游戏应用得风生水起,还能促进社交活动网络化。虚拟化身能够增强用户代入感,同时能够满足虚拟应用场景。
虚拟人为何突然火起来了?
回顾这两年的娱乐圈消息,各种真人明星人设崩塌、塌房事件频现,与之合作的品牌亦或是上市公司免不了受到波及。这也给了不会受舆情影响的虚拟形象得到广泛发展的绝佳窗口期,让各大品牌、投资人看到虚拟形象稳定可控的商业价值。
不可否认的是,这也是Z世代新人群消费下催生的新需求。当前一代平台的流量已经接近上限,就一定会有新的形式出现,以服务新一代的消费者。但一个共识是,虚拟陪伴的角色,不是现实生活的替代,而是现实世界的一种补充。
有一位投资人表示,他们在调研中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交虚拟人朋友。正如此前有媒体曾做过一项虚拟恋人的调查,孤独的年轻人正在不断地为虚拟人好友/恋人买单,平均大概是女性70%,男性30%左右。在人类情感世界里,虚拟人似乎能给予更多陪伴。相对于现实世界,虚拟男友/女友能带来一场甜甜的、没有背叛与利益纠葛的纯粹恋爱。
VC、大厂跑步进入虚拟人新赛道
作为最先被认定的“元宇宙元素”之一,虚拟人概念近年不断升温。2020年,被称为虚拟偶像元年,大批虚拟形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不可阻挡之势占领着电商、品牌代言、音乐、综艺、晚会等各大平台。
《2021中国虚拟偶像消费市场调研报告》显示,有62.31%的消费者有可能购买虚拟偶像代言的商品;还有9.78%的消费者肯定会为虚拟偶像代言买单;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预计中国虚拟偶像核心产业规模达62.2亿元,带动产业规模1074.9亿元。
“钱景当前”,眼光敏锐的VC/PE自然是一马当先。天眼查显示,近年来不少虚拟人(虚拟偶像)行业的公司如万像文化、一几文化、次世文化、虚拟影业等获得投资。多家公司甚至在年内连续完成了多轮融资,毅达资本、SIG海纳亚洲创投基金、GGV纪源资本、峰瑞资本、蓝驰创投、创世伙伴CCV、顺为资本、中金资本、SIG海纳亚洲等知名机构悄然入局。
除VC/PE外,互联网大厂(如国内最大的虚拟偶像社区B站、腾讯、淘宝天猫、爱奇艺)等,也在跑步进入虚拟人赛道。
随着资本和大厂的加入,在强大的资本洪流助推下,虚拟人(虚拟偶像)已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的新风口,渐成星火燎原之势。
的确,虚拟人正在向各行各业加速渗透。
国盛证券研报显示,2021年11月哔哩哔哩虚拟主播总收入达到5466万元,付费人数达到25.5万人。位居第一位的虚拟主播“珈乐 Carol”创下了单月214万元的收入。
该研报预计,未来5年内将有越来越丰富的虚拟人涌现,推荐关注虚拟人制作以及 IP运营、边缘计算赛道,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公司加入这一阵营。
业内人士:不建议过快加入“先遣队”
川财证券首席投资顾问李松泽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渗透将会非常迅速。人工智能具有宽广的应用场景。目前,有的媒体机构已经采用虚拟人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直播。人工智能将会大量使用在重复性高、疲劳感强的行业中,例如一些“三班倒”的工作。智能驾驶也是人工智能的现实应用之一。
李松泽也认为,虚拟偶像、虚拟人或许是人工智能应用进展最快的方向。大量传统、现代的IP虚拟化之后,将成为传媒类公司的新资产,其意义不亚于再造一个新的行业类别。
但李松泽不建议投资者现在就投资相关公司。“人工智能是比较前沿的技术,当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技术进步和更新迭代非常快,再加上前沿技术的投入和风险都相当高,相关公司短时间内可能很难看到回报。而长时间亏损后可能会导致股价出现负反馈,因此投资者没必要过快地加入这波‘先遣队’。”李松泽说。
出处:深圳商报
来源:山西晚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