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济南,60岁的李国荣有个“报纸库”。2004年,李国荣开始收集旧报纸,卖“生日报”。18年来,她收集了1000多万份旧报纸。行情好的时候,一天能卖500份“生日报”。
2004年,李国荣从一家国企下岗,就转行开网店卖鲜花,但生意始终不温不火。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有人在卖“生日报”。啥叫“生日报”?李国荣很好奇,“原来就是你出生那天的原版老报纸。”泛黄的旧报纸价格还不便宜,一份十多块钱。
有一次,有顾客在她的网店购买鲜花时,问她店里还有其他礼物吗,李国荣突然想起“生日报”,就按照顾客的生日挑选了一份报纸,寄了过去。意外的是,李国荣收到顾客打来的感谢电话。从那以后,她就开始收集旧报纸,卖“生日报”。
李国荣说:“旧报纸就像老酒一样,越是陈年越珍贵。”李国荣收集的报纸中,印刷时间最早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报纸既有原版也有影印版。行情好时,她一天能卖出500份旧报纸,“重大节日、特殊日子刊发的报纸,价格相对来说比较高”。
五六年前,一位70多岁的学者买下了店里所有关于党代会、政协会议报道的报纸。这位学者还询问有没有1949年10月1日出版的报纸。李国荣说,恰好她手里有一份,是早前花两万多元从藏家手里买的。得知学者要做研究,李国荣差不多以原价卖给了他。
李国荣目前的旧报纸库存是300多万份,为了方便查找,她专门找人设计了一套信息检索系统。每次来订单后,李国荣就从检索系统中查询顾客所需的报纸,然后根据检索信息,到书架找到报纸在哪一层,再根据标签翻找是哪份报纸(如下图:李国荣在仓库查找报纸)。
她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还组建了客服、打包、发货团队,销售渠道也从电商拓展到了短视频平台。这几年,李国荣夫妻俩在包装上也不断优化,设计生肖书签、贺卡、信封,推出了木质礼盒套餐等。现在,大学毕业的儿子也加入了这门生意。
李国荣这些年见证了报业的辉煌,也看到了一些报纸的停刊。但她的旧报纸生意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总有人需要旧报纸”。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