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安徽省亳州市印发《亳州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实施方案》,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
《方案》提出了工作目标。建立以市中医院为全市中医药医疗中心,各县区中医院为区域中医药医疗中心,综合医院中医科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诊所为网底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打造“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推动全市基层中医药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使该市中医药工作步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行列。
《方案》提出了加强对基层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促进中医药工作全面发展,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监督考核,提高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七大重点任务。
《方案》提出,完善医疗保障支持中医药发展政策,建立以临床价值和技术劳务价值为主要依据的中医医疗服务技术评估体系,定期调整优化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及服务价格。组织制定适宜的中医药诊疗支付方式,完善医保对中医药服务的优惠政策。对经卫生健康部门批准开展的疗效和成本有优势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及时核定价格。优化中医医疗机构申请医保定点审核流程,开辟绿色通道,缩短中医医疗机构申请医保定点时间。
《方案》要求,加强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机构设置、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医护比、中医药人员占比等指标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城乡每万名居民有0.6~0.8名合格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
《方案》提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的辐射作用,完善中医特色专科和临床、医技科室的服务功能,提高中医优势病种的诊疗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提高全市中医药服务的覆盖率,中医药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达60%以上。
《方案》提出,制定中医药参与医养结合、康复、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工作计划,指导中医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采用中医药方法开展相关工作。推动县级以上中医院全面设立老年病科。加强县级中医院康复科建设,推动针灸、推拿等中医康复技术进社区、进家庭、进机构。
此外,《方案》还明确了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等内容。要求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主流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媒介,广泛宣传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增进社会了解,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全社会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文字:徐 婧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