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8510528811 广告:18510528811

清蒸羊肉“蒸”不易

2021-12-27 来源:

羊大为美。
  

鱼羊为鲜。
  

鲜美的食物被誉为珍馐,“馐”,最初的本意是羊脸。足以见羊肉在中国饮食中的地位不可撼动。
  

自古祭坛之上必有肥羊,喜庆节日少不了肥羊。可以说,全国各地几乎没有一个地方不吃羊,自然以羊为食材的烹饪方式也就多种多样。葱爆羊肉、涮羊肉、炖羊肉、红烧羊肉、羊肉丸子、扒羊肉、烩羊肉、烤全羊、汆羊肉……可以说只要有的烹饪技法,羊肉都能驾驭。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羊肉虽然很普遍,似乎和高端挂不上什么关系。其实也不然,任何食材都有优劣,品质极佳的羊肉,往往也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极为朴素的加工,就能最大地激发出羊肉最为鲜美的滋味,比如“清蒸羊肉”。
  

蒸食的历史,应当不短于8000年,有陶甑作证。
  

使用蒸笼的历史接近2000年,有汉画像石为证。
  

蒸气的能量,在锅台上回荡得如此长久。
  

中西方饮食文化之差异,从物质上讲是以肉类还是谷类为主的区别,然而,由此演化出的不同烹调方法也特别显著。其中的水煮、气蒸、油炒三种烹法,是西方本就没有或极少采用,而中国最为擅长而突出的技法。
  

水煮食物是以水为传热介质的烹饪方法。自从水煮法问世后,我们的祖先在“煮”的基础上、先后又发展和演化出炖、焖、烩、熬、汆、涮、烫、煲、烧、扒等十多种不同的烹调方法,形成了一个水烹大家族。
  

气蒸法是继釜、鼎之后发明了“甑”而问世的烹调方法。从煮演变到蒸,其间历经约五千年。蒸的出现,大大加快了烹饪技术多样化的进程。蒸不仅是自人工取火之后人类烹饪史上的第二大发明,同时也是一个意义深远的重大转折点——它改写了以火或者水之间,对食物做直接加工的原始方式。用蒸气将谷物蒸熟,才真正达到了水与火的绝对交融。“蒸”这个概念具有惊人而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日本学者石毛直道也说:“蒸的技术,可以说在世界上,中国是最发达的,它因此成为具有典型特征的中国饮食烹调法之一。
  

根据已出土的文物可知,在龙山文化时期,我国就已经懂得蒸制食物,目前出土的国内体量最大的国宝级“大蒸锅”,是保存在山东博物馆的一件陶甗,被称为“甗王”。甗(yǎn)是中国古代汉族使用的蒸食器、礼器,据传由黄帝发明。史书记载“甑(zèng)自关而东谓之甗”“甗无底甑也”。自函谷关向东的地区,人们把“甑”叫“甗”,而“甗”就是没有底部的“甑”。甗由两部分构成,上部为甑,用来盛放食物;下部为鬲(gé),用来盛水,甑和鬲之间放有全是小孔的箅子。甗的底部有高足,烧火加热后,鬲中的水烧开,产生的蒸气就会把甑中的食物蒸熟了。这不就是现在用的“蒸锅”吗?没错,炊具的进化只是造型和材质上的变化,究其根本用途,都是为了利用水蒸气达到“蒸”熟食物的效果。
  

既然“蒸”这种烹饪方式已经有了如此悠久的历史,那么清蒸羊肉这道菜肴应该很早就有了吧。
  

实不然。
  

在最早完成于五代末至北宋初的《清异录》中,记载了一则一道五代十国时期后周宫廷中的“于阗法全蒸羊”的故事:“于阗法全蒸羊,广顺时,尚食取法为之,西施捧心,学者愈丑。意思是说,广顺年间(951年),后周太祖郭威为皇帝时,宫中负责帝王膳食的官员,为了讨好帝皇仿效于阗,即新疆和田一带制作蒸全羊的制法,烹制蒸全羊,果没有成功,反而出丑。后周是五代时期的最后一个中原王朝。郭威就是赵匡胤还没有黄袍加身前投奔的主子。
  

这则故事之后的九年,后周就变成了大宋。改朝换代都已经实现,但是如何蒸全羊却还是一项有难度的烹饪技术,之后的几百年间,御厨们依然在摸索中前进。
  

你可能会说,御厨不会,不代表民间厨师不会。
  

难啊。
  

孟子当年把“七十者可以食肉”作为“仁政”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肉食者”在历代几乎都是“庙堂诸公”的代称。能够吃到肉的除了牧民,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是终年难得的享受。如果连最基本的烹饪食材都难以得到,如何产生出精妙的烹饪技艺呢,民间厨师也就无从谈起。
  

虽然蒸羊在后周时期,中原地区尚且不擅长,但是羊肉却是中原地区非常重要的肉食,远比猪肉要普及。
  

从一些史料记载中,可以知晓,东汉之后,北方餐桌上的猪肉地位日降,羊肉地位飙升,这与草原民族不断入侵,以及地球气候变化有直接关系。《唐六典》记载:唐朝自亲王以下至五品官食料配供都有肉料。其中亲王以下至二品以上,每月常食料有羊二十口,猪肉六十斤,一只羊的肉,即便是小羊也远远不止二斤,可见羊、猪肉的配给数额相差很大;三品至五品官更只供羊肉而没有猪肉,其中三品官每月十二只羊,四、五品官每月九只羊。以至于唐人用一生能够吃多少羊肉来卜测某人的官运。《太平广记》里有一则故事,说是有位僧人曾预测李德裕一生当食羊万口,故事本身当然未必当真,但其言居官食禄是以食多少只羊而论,而不是说吃多少猪肉。此外,中古文献记载朝廷大庆之时官员献食和所司供进,都没有提到猪肉,而只提到了犊(小牛)和羊,也是以羊肉为主。
  

那么一千多年前的御厨一天要用多少只羊呢?
  

有一则史料记录的是后唐时期(公元932年),当时朝廷有位大臣跟皇上请示,马上要到祭祀的日子了,需要给内外臣僚赏赐羊了,数量大约需要3000只。皇上一听,反问,咋这么多啊!大臣随后奏:“供御厨及内史食羊每日二百口,岁计七万余口,酿酒糯米二万余石。”帝闻奏敛容良久,曰:“支费大过,如何减省?”大臣表示,这是祖宗的规矩。
  

如果后唐时期的御厨房每天需要二百只羊就算是奢侈、支费太过的话,那是他们不知道大宋的食羊有多豪华。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真宗时期“御厨岁费羊数万口”,《孔氏谈苑》里说仁宗时期每日宰羊二百八十余只。宋人对羊可以说是极度嗜好。宋代皇室对“不得取味于四方”的祖宗之法非常重视,规定御厨除了羊肉,其它肉类一概不许取用。因此,就有了大家熟知的苏东坡被贬黄州,猪肉没人吃,“价格贱如泥”的故事,东坡肉因此诞生了。宋代如此热爱吃羊,清蒸羊肉总该有了吧。可宋代御厨更喜欢炖,还发明了一种坑羊,除了蒸馒头、包子之外,蒸制的菜肴依然不多。
  

前面我们提到了后周时期的一位御厨打算做一款于阗蒸全羊,结果东施效颦,搞砸了。随着时光流淌,当忽必烈的铁骑横跨欧亚大陆之后,民族交融的历史再一次蓬勃汹涌地在北方的原野上震荡起来,处于游牧和农耕交融带的山西,再度涌入了大量的异族人,不同的信仰、不同的习俗、不同的文化,当然还有不同的饮食以及不同的烹饪方式。
  

清真饮食,可追溯到唐宋元时期的伊斯兰教的传播,唐德宗时,长安城的胡人达到了4000多户,这其中自然也有穆斯林,他们带来了清真饮食。于阗蒸全羊应该便是这一时期传入宫廷,后唐时御厨想效法前朝,做一款蒸全羊,不料不得法而失败。宋代依然有不少穆斯林人与汉人杂居,宋代笔记《萍州可谈》中记录了不少穆斯林商人在广州一带贸易经商的事情,并提及“蕃人衣装与华异,饮食与华同。或云其先波巡尝事瞿昙氏,受戒勿食猪肉,至今蕃人但不食猪肉而已。”
  

元代,穆斯林人口大量增加,清真食品也大量涌现。这一时期,在元代的宫廷御膳记录中,便出现了一道“柳蒸羊”,但是做法上还不是靠蒸气制作,依然与宋代的坑羊接近。当进入明代,蒸制食物进入了大发展阶段,蒸羊、蒸肉、蒸蟹纷纷涌现。虽然朱元璋登基后也一再三令五申要俭省,不可贪口舌之欲,甚至以白菜豆腐汤来忆苦思甜,可是其子孙锦衣玉食长大,哪里还能听懂讨吃要饭的故事。明后期宫廷膳食机构逐渐庞大,管理宫廷饮食的人员达到了4900多人,宫廷的饮食越来越精致化。
  

到了清代,蒸羊肉已经发展为满汉全席榜上有名的民间大菜,著名相声桥段《报菜名》,第一个就是“蒸羊肉”。
  

蒸食羊肉的烹饪技艺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广泛的推广。《云乡话食》中讲,民国时期,北京人过了农历的六月六就开始吃羊肉,已经成为北京地区的一种食俗,在吃羊的家常做法中,有一款颇为讲究的吃法名为“蒸羊汤”。做法是把羊肉加作料后放到一款特制的容器中上锅蒸,羊肉的热气通过容器盖上的孔冒入另一容器内,聚为鲜美的羊汤,既不油腻,营养价值又极高。
  

在几十年前甚至百年前,清蒸羊肉在山西北部的大同一带,还是清真馆子里的压轴菜品,也是宴客必定会有的大菜。在上世纪50年代的太原市,清蒸羊肉也是林记饭店厨师秦太俭的拿手菜。制作方法十分简单,将羊肉煮到七成熟后,捞出切成长条放入碗内,加葱、姜、料酒、盐、高汤上笼蒸好,食用时抠入盘内,将葱姜取出兑点高汤即可。
  

如今,这道菜也逐渐淡出了餐饮市场,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成本问题。过去靠的是炭火甚至柴火,细火慢蒸,极其耗时。而今用燃气增加了燃料成本,但省了时间。有的餐馆为节约成本,甚至用高压锅,肉虽然熟烂得快,但香味难以析出,而且味道也失去了其本真的韵致。做出的菜自然也就不叫客了,不能吸引消费者消费的菜,成本还高,商家定然是会将其淘汰掉的。


来源:山西晚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