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3546319556 广告:13834566540

宋代女子开店难

2022-06-28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最近,古装剧《梦华录》热播,其背景为宋代,讲述的是赵盼儿、孙三娘、宋引章三姐妹一路打拼,把小茶铺开成北宋东京最大酒楼的故事。然而在历史上,像剧中主角一样能干的女掌柜真实存在吗?


  需要政府许可宋代女性经商需要得到政府许可。在宋代史料中,经常能看到关于女商贩的描写和规定。像“九市官街新筑成,青裙贩妇步盈盈”这首诗,就是对女性经商模样的生动写照。再如《宋史》载:“凡贩夫贩妇细碎交易……非鬻于市者皆勿算。”《宋会要辑稿》中还有“每遇市集,居人妇女货卖柴米者,邕州人收一钱以为地铺之直,琼州粳米计税四钱,糯米五钱,并除之”的明确记录……可见,女性经商在当时并不新鲜,甚至享有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保护。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宋代女性的经济地位提升,为何剧中主角经营茶坊还会遇到诸多麻烦——这到底是符合史实的设计,还是出于剧情需要?


  三件麻烦事让我们一一来看。第一件麻烦事:流言蜚语。在宋人眼中,女性的本份是持家,无奈走出家门从商的多为生活境况堪忧的社会底层女性。据袁采的《袁氏世范》:这些妇女往往是被迫挑起当家重担——要么是因为丈夫早逝没了依靠,要么人虽活着却“蠢懦”“不肖”。在这些特殊情况下,妇人经商才不会受到舆论排斥,反而收获文人同情,被誉为“贤妇人”。如果缺乏这种伦理道义上的“合法性”,女性经商难免被视为“不安分”的表现,违背了主流价值观所构建的理想状态。


  第二件麻烦事:欺压骚扰。《随隐漫路》记载了一场发生在临安钱塘、专门针对女商贩的骗局,一位地痞一石二鸟,让两位妇女都认为是对方要买自己的绢布,结果货物被骗子拿走,不知所踪。要报官无凭无据,要报复又无人可求……光是受地痞流氓欺负也就罢了,社会地位低下的女商贩,就算是与官府打交道,也往往会遭到不公正待遇。什么“妇人卖蔬于道,一卒倍取”之类的事,屡见不鲜。


  第三件麻烦事:家人阻挠。根据宋代法律,“妇人从夫,无自专之道”。此外,宋代女性虽享有一定财产继承权和嫁妆的支配权,但在婚后就不能再积累私产,如果拿出自己的钱“创业”也要算作夫妻共同财产;而离异之后,只能带走部分婚前财产——更何况是被休弃。


  多是零售行业除剧里提到的麻烦事外,宋代女商贩要面临的困难还包括苛捐杂税、贵人欺侮、地方盘剥等等。总体来说,宋代女性经营活动的规模、区域和范围都是比较狭窄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画中,张择端描绘了各行各业的生活劳动场景,细数一下,成百上千人中女性却寥寥无几,仅10余人。


  不过,虽然成不了什么富商豪门,但女性可以参与的商业活动却是五花八门。首先是餐饮业。最著名的莫过宋五嫂鱼羹。宋五嫂原是“汴京酒家妇”,做得一手好鱼羹,吸引了宋朝皇帝的注意,以至于后来“人竟市之,遂成富娠”。其次是医药业。宋代制药发达,心细手巧的宋代女性不少进入到卖药行业。如北宋时期位于开封府的“丑婆婆药铺”和南宋杭州太庙前的“陈妈妈泥面具风药店”。此外,宋代女性还会卖花粉种子、磨镜、开杂货铺等,都属零售行业。


文字:石决明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