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珍藏了一摞奖章和证书,其中他最在意的是“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因为这枚纪念章记录着他平凡而又不易的追梦历程。
1948年,4岁的父亲迎来了家乡左云县的解放,爷爷一家也由过去的赤贫户翻身成为甘沟村的主人,可以挺起腰板过扬眉吐气的新生活。爷爷虽没文化,但知道读书的重要。父亲8岁那年,爷爷拿出省下的辛苦钱送他去上学。许是听惯了爷爷奶奶念叨共产党的好,父亲打小就知道,跟着共产党走,日子会越过越红火。升入初中后,父亲萌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梦想。梦想虽然是朦胧的,却是淳朴的、真诚的。
“命运的窗户”在1960年打开了。3月的一个星期天,正在地里干活的父亲,听说三屯公社准备招收一名干事,顾不上穿鞋,就一溜烟跑到公社大院去应聘,结果幸运地被录取了。父亲有自己的盘算:早一日参加工作就可以早一天加入共产党,于是不顾老师和家人的劝阻,毅然中断学业踏上了追梦之旅。
上班后,父亲拿出十二分的认真态度,每天天不亮就从炕上爬起来,手脚不闲地忙开了。公社大院里大大小小10多间办公室要收拾干净,每个房间里要准备好冷热水,寒冬时节还要把所有火炕和炉子点着烧旺。父亲还虚心向公社秘书张万福请教各项业务知识,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很快就熟悉了所有业务工作,尤其是蜡版刻得既快速又工整。父亲不能消闲也没有消闲的时候,只有晚上躺在炕上,才会感觉到困和累,可这些苦对于一个农村娃来说并不算什么,一会儿工夫他就进入了梦乡。
3个月的试用期很快就过去了,从看门房的张大爷到公社的白五艮书记都对他赞不绝口。公社决定,继续聘用父亲,还批准他加入共青团。父亲感觉到自己的追梦之路宽了一些,兴奋之余,常会拉上一段胡琴来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欢快悠扬的琴声在三屯古堡久久回荡……
“命运之神”继续眷顾父亲。翌年4月的一天,左云县武装部杨爱荣科长无意中发现父亲蜡版刻得颇有功力,且干活麻利,爱才的他就想让父亲去武装部当通讯员兼职办公室内务。父亲了解到,去武装部工作可以成为正式职工,虽说是个通讯员,还没有军籍,可那也好比是一步登天,而且自己的追梦之路会更顺畅,所以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
父亲怀揣着梦想,来到武装部后是一身两职。那个年代的通讯员,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全靠两条腿和一张嘴,上传下达;而主要工作是负责武装部首长办公室、会议室的内务整理、收发报刊和文件;用打印机及时打印并油印出所需文件资料。父亲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潜心钻研业务,一边熟记字盘,熟练打字技能;一边增进刻版功力和美术技巧,创造性地为每期的工作简报编排上插图,简报办得图文并茂、生动新颖。为了能及时交付所需材料,父亲常常要加班到第二天凌晨,即使困了、累了,也要坚持把手里的活干完。这种勇于创新、勤于吃苦的工作作风,部首长很是欣赏,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上。
让父亲终生难忘的是1963年6月25日。这一天,杨爱荣科长、刘祥秘书等人拿着一摞入党申请书,这其中就有父亲的一份,进入会议室要研究解决3名同志的入党事项。没有想到,最终只有父亲一人通过,那年他才19岁,还是个没有军籍的通讯员。这件事在县武装部大院引起轰动,消息很快又像长了翅膀似的从武装部大院飞出了左云县,飞到了雁北军分区大院,父亲一下子成了名人。
父亲像是做梦,其实是在圆梦,圆了自己多年来的入党梦,他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那个最幸福的人。那之后,父亲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把每项工作哪怕是极其细小的工作,都视为是党交付的重要工作,也视为是党对自己的严峻考验,竭尽全力去完成好。经过1年预备期的考察,父亲转为正式党员,父亲成了正式党员,从兴奋期到冷静期,他始终记着自己入党时的初心和使命,虽然圆了入党梦,可是追梦这条路是没有尽头的,还要继续往前走。即便是退休了,父亲也闲不下来,主动为小区居民疏通下水道;主动修理住宅楼宇门;主动为腿脚不便的邻居代买蔬菜……他所做的这一切不是在作秀,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真诚,不图任何回报,充满浓浓的人情味。
这就是父亲的追梦历程,烙有那个时代和那一代人特有的印记。其实,在我们眼中,父亲的那摞奖章和证书都是那样耀眼,伴随着父亲一路前行……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