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8510528811 广告:18510528811

老作家首秀儿童剧

2021-12-27 来源:山西晚报


  红色历史题材儿童剧《王二小》自10月19日在省城太原首演以来,其受欢迎程度大大出乎意料,更让人意外的是,这部儿童剧的编剧竟然是我省一位老作家。


  “多年来都没见过这么受欢迎的演出了,本来26日只有晚上一场演出,没想到票一出来居然秒空,应观众的要求,上午、下午又各增加了一场演出,票很快又售空了。”这一儿童剧的编剧郭天印兴奋地告诉记者,“一个儿童剧能一票难求,还是红色传统剧目,王二小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没想到还能得到观众认可,出现这么火爆的售票场面,演出方也没想到。”


  这部儿童剧讲述的王二小的故事与家喻户晓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为此记者采访了这部剧的剧作者——作家郭天印。


  66岁的郭天印是我省一位以写历史题材见长的作家。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历史小说《太原保卫战》《郑成功》《狄仁杰》《长江支队》等作品后,今年又应中国作家出版社之约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铁血围城》。一向以大部头见长的历史题材作家,怎么又想到写儿童剧了呢?


  “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写儿童剧,可能也是因为我长期写历史写战争类题材吧,投资方感觉我应该能找到更多史料性的东西,写出个不一样的《王二小》,所以这才拉我入伙。”郭天印开玩笑道。


  为了更好地体验生活,剧组先后去王二小故事的发生地——河北省平山县采访了数次,从中发现王二小的故事跟抗日战争史上最重要的战役百团大战密切相关,更与当时晋察冀根据地最重要的宣传武器《晋察冀日报》紧紧联系在一起。”郭天印为记者讲起了放牛娃王二小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熟悉的旋律在中国几代人的脑海中回响已经将近八十年了。王二小的故事通过课本和歌谣已家喻户晓,可是王二小的牺牲到底是为了掩护谁,侵略者到大山中所要寻找的又是什么,故事的前因后果,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这些正是郭天印创作的儿童剧《王二小》要告诉观众的。


  王二小的故事发生在百团大战之后,日军在战场上受挫之后,向我华北抗日根据地发起了扫荡,疯狂围剿根据地的八路军。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被敌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晋察冀日报》不得不数次转移,而王二小所在的平山县滚龙沟村正是《晋察冀日报》报社所在地。当时,《晋察冀日报》的总编辑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邓拓。尽管敌人来势汹汹,但是为了让广大军民及时了解到前线战况,把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声音传达到第一线去,为了保证报纸能及时印发,王二小和他的小伙伴们经常放着牛在山坡上为八路军站岗放哨,抽空还给八路军割草、送军鞋、送信、掩护报社工作人员以及设备的转移。


  就在王二小牺牲的那一个月,晋察冀日报社先后转移了6次,但是却坚持保证出版了22期报纸。


  在了解到这些历史背景后,郭天印开始动手创作《王二小》的剧本。第一次写儿童剧,没想到这么难。虽然只有万余字,但是半年之内却进行了四次大改,无数次小改。“到现在,也还在不断地修改,从开始演出到如今,几乎每场演出我都去,经常也会发现有些台词不太精炼,于是马上修改。十年磨一戏,这下算是体会到了。”


  儿童剧《王二小》以轻松活泼的互动方式和极富想象力的故事情节把观众带进了“王二小”的故事中。“为了增加舞台效果,这部剧的导演恰如其分地融入了传统戏曲精彩的武打动作,背景又利用了电影镜头,考虑到舞台效果,严格限制了参加演出的人数,全剧满打满算不超过20个人。从而通俗简单又充满童趣地把一个悲伤的故事讲出来。这样的创作,可谓比写一部长篇还费心思,也费精力,当然也是创作经历中的一次尝试吧。成年人要写好童话、童诗都不容易,要不然永葆童心也就不会成为一种美好祝愿了。”


  纵然已经出版了700万字的作品,可面对这样一部儿童剧,郭天印还是不敢有丝毫懈怠。“寒假还会有更多场次的演出,现在剧组也接到了外地一些剧场和单位的演出邀请,只是受疫情影响,暂时不能出去,等到疫情稍缓,肯定会去巡演。说不定,台词上还会有些改动,每次看每次都忍不住会修改几句。”


  “这也算是跨界吧,”郭天印感慨:“从老年世界跨界到儿童世界。每次演出时,身边都是一大群的孩子,我从这些小观众的反映中,一点一点寻找儿童视角。童心并不是简单,而是干净纯粹。我们就是要在这些干净纯粹的心灵中播种下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种子。”


来源: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