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8510528811 广告:18510528811

太原头脑 一枝独秀

2021-12-27 来源:

“暖日宜看胸背花
寒朝最爱头脑酒”

  

说起头脑,这是最令太原人骄傲的地方名吃。不过,能习惯它的人可真是不多。尤其头一次入口,多数人都只动几口,不过吃几次后,就会上瘾。
  

冬天来了,到了喝头脑的时候。
  

老太原人喝头脑的正确打开方式一般是这样的:不紧不慢地进店里,拿出年票或者月票,撕一张给店家,然后四处打量,找空位,顺便看看有没有熟悉的街坊四邻或是跟自己一样的老主顾。
  

“老哥来了……”
  

“今儿早啊……”
  

“你也早啊……又来喝一壶……”简单寒暄几句,坐定。
  

服务员托着两大碗头脑,端上桌,这就是双碗,看似一样,实则一碗有料,另一碗只是面糊糊。摆好头脑,必须再摆一碟子腌韭菜,别看这碟韭菜不起眼,离了它可不行,这是头脑的药引子。除了韭菜,喝头脑还有一样标配,那就是黄酒。喝头脑还需搭配主食,过去多是帽盒,而今大多是“梢梅”。
  

为此,曾问过一家头脑店老板,老板坦言,头脑里用了整块的羊肉,一些不整在的肉块就做了肉馅,所以推荐梢梅的情况自然就多了。
  

过去喝头脑必得早起,要打着灯笼去。根据冬天太阳起床的时间估计,应该是清早四五点钟的样子,现在去喝头脑肯定不用这么早了。日上三竿也还有人进店喝头脑,而且过去头脑也多是到了霜降之后才会陆续上市,而今一年四季都有卖头脑的。不过,寒冬腊月喝头脑的人还是远远大于其它季节,毕竟习俗是极顽固的。
  

头脑切不可一端上来就喝。老话说:急性子喝热粥——烫嘴,喝头脑也如此。一碗稠糊糊的头脑端上桌,拿着勺子沿着碗边溜一圈,舀得满满的,夹一点切成小段的韭菜放上。满满一大口,微咸、略甜、还有些许酒气飘入鼻腔。先美美喝几口,再拿筷子从糊糊里捞一块煮得软烂的羊肉,入口绵软,毫无腥气。碗里除了羊肉块,还有莲藕、绵山药块,一般都是三块羊肉,三块绵山药,三两片莲藕,就着老韭菜越喝越上瘾。
  

关于头脑的来历,最大路的说法就是傅山当年为给母亲治病研究出来的,因里面用了八种养生的药物,又被叫做“八珍汤”。头脑是地地道道的药膳,其功能在于为人治病,强身健体。
  

对于头脑的来历,我不认为就到傅山这里为止,它应该有更为悠久的历史。因为任何一种美食的产生都不是随随便便的,每一样能流传至今的食物,其背后都有强大的推动力,或是与某种约定成俗的礼仪不可分割,或是受到某个群体的世代沿袭。于是从历史文献、古籍小说中一路寻去,找到了文章开头那副对联“暖日宜看胸背花,寒朝最爱头脑酒”,这两句对联讲得是一段明代嘉靖年的往事。
  

这句联出自明代瑞州的两位进士之口,一位叫敖铣,一位叫吴山。两人是同乡,都是今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县人,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两人同年得中进士,吴山为一甲第三名,也就是古代所称的“探花”;敖铣,获二甲第一名,旧称“传胪”。敖铣与吴山不仅是同乡,同年考中,后来两人还做了亲家,住得还挺近。有一天,吴山过生日,亲家敖铣来了之后就豪饮大嚼。吴山作为寿星一早穿戴整齐,应酬来宾。那些来拜寿的门生们早已经饿了,看敖铣喝得十分欢畅,吴山忍不住出了句上联:暖日宜看胸背花。敖铣应声便回下联:寒朝最爱头脑酒。两人相视大笑,推杯换盏,寿宴达到了高潮。
  

“头脑酒”又是个什么东东?
  

在与两人同时代的另一位文人的笔记中寻得了踪迹。明代朱国桢在《涌幢小品·头脑酒》中记载:“凡冬月客到,以肉及杂味置大碗中,注热酒递客,名曰头脑酒,盖以避寒风也。考旧制,自冬至后至立春,殿前将军甲士皆赐头脑酒。祖宗之体恤人情如此。想宫中进膳后出视朝。遍用之近侍。推己及人。无内外贵贱一也。景泰初年。以大官不充。罢之。而百官及民间用之不改。”这就是说,头脑酒是明朝皇上赏赐给殿前将军甲士食用的,一种用热酒把肉和杂味冲烫之后食用,用以驱寒,保护头脑的药膳。根据朱国祯的记载,头脑酒到景泰年后,皇家便不再赏赐此物,而民间和百官已经习惯,照旧食用。
  

明末时期的四川人李实,在他的《蜀语》中则说了头脑酒的具体材料。“头脑酒,用肉、豆脯报(通假爆)切如细粸,炒,用极甜酒加葱椒煮食之,俗曰掺头酒。寒天早晨食之为宜。”李实与朱国祯记录的头脑酒,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是把热酒冲在肉和调味料中;而后者则是肉菜调料和酒混合后煮熟。而且李实还强调,这种酒最好是在寒冬的早晨吃。
  

《金瓶梅词话》《梼杌闲话》中记载,熟鸡蛋、肉丸子、馄饨等食物,也能做头脑酒。即先在碗中放入这些食物和调料,然后再用很烫的酒冲在碗里,这样就能食用了。这些资料表明,当时的头脑酒,并没有什么材料限制,肉类、蔬菜、鸡蛋、乃至于馄饨、肉丸子都可以,酒也可以是甜酒。
  

更早的元代杂剧《包待制陈州粜米》中也有关于“头脑酒”的记录。小衙内云:“俺两个在此接待老包,不知怎么,则是眼跳。才则喝了几碗投脑酒,压一压胆,慢慢地等他。”这里说的“投脑酒”也是“头脑酒”。在明清资料中,《水浒传》《金瓶梅》《无声戏》《涌幢小品》《蜀语》《典故纪闻》《醒世姻缘传》等作品中,也都多次提及过头脑酒。不过,名称不一而同,比如脑儿酒、头脑汤、头脑等。头脑酒是一种北方冬季御寒的饮食。严冬寒气逼人,每当大风从北方漫卷而至,行人如不戴棉帽、皮帽之类,简直头疼欲裂;而“肉及杂味”“注热酒”食下的结果,不仅可以增加体内热量,特别是能够有助于活血,这就起到了挡风驱寒、以免头痛的作用。
  

有学者考证,头脑酒之“头”,并不是指脑袋,而是指“酘”(读音为豆)。头脑酒最早就写作“投脑酒”,而“投”在饮食方面与“酘”通假,所以“酘”常写作“投”,又与“头”用混。酘,意思是再一次酿造的酒。因为初酿之酒味淡,所以古人会在这种酒的基础上,用米饭等加入酒中再一次酿造,这样就能得到味道稍微浓甜的酒。当然,酘要不止一次,多的话可以有六七次。这种多次酿造酒糟的技艺便是制作头脑中密不外传的秘籍。
  

说到这里也就明白了,如今的太原头脑,应该是在明代流行的头脑酒的基础上改良而来。太原头脑现代的加工方式是先把羊肉煮熟、切块,再把山药、藕根去皮成型蒸熟。小麦面粉入蒸笼蒸三个小时后制成煨面。把原来熬羊肉的熟汤烧沸,将煨面置于滚汤中,搅拌成糊,稠稀达到挂勺不糊勺为好,先将羊肉、藕块、山药置于碗中,再注入滚汤,吃时再配以腌韭菜即可。同明代头脑酒相比较,今时头脑用酒已经极少,辅料品种也有变化,这变化就是傅山先生改良所做。做头脑也有秘方,不是开饭店的就都会做,头脑的核心机密是做酒醴的方剂,这不是厨师所为,而是医师所为。过去太原城里做头脑的多是清真店,而今格局虽然已经变化,但是各家所做头脑也是各有差异,味型并不统一。
  

在明代广泛流行的头脑,难道在别的地方已经无踪影了吗?
  

翻翻记录可见,至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山西寿阳和昔阳两地还有头脑踪迹。寿阳头脑和昔阳头脑是素头脑,寿阳头脑也是在秋后才上市,作为当地过节迎宾的特色,特别是在大年初一的清晨吃饺子时,要以头脑汤伴食,而且这种习俗在《寿阳县志》中有记载。不过,有趣的是寿阳头脑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滴入汾酒而成。昔阳民间则有俗语“要想吃得好,扁食(饺子)加头脑”,从这句俗语也似乎能窥得这一饮食习俗与大年初一有一定关联,其制作方式上与寿阳头脑颇为相似。都是将豆腐切成筷头丁,用热油煸炒至虎皮色,加入红糖、粉条、红薯、银耳等,最后打入蛋液,出锅时加入白酒。这种饮食同样是要起到通筋活络、暖胃健脾、活血化瘀的食疗效果。
  

据此看,头脑曾经应该是历史久远的一种冬季养生的饮食方式,有了傅山的加持,有了人们对这位明末大儒的敬仰,太原人的头脑才得以一枝独秀至今。


来源:山西晚报客户端